8月29日,六大國有行紛紛披露了半年報。整體來看,上半年,六大國有行實現歸母凈利潤共計6825.24億元,日賺約37.71億元。
記者留意到,六大國有行的盈利表現分化。其中,上半年,農行、交行、郵儲銀行均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農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95.1億元,同比增長2.7%;交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0.16億元,同比增長1.61%;郵儲銀行實現歸屬于銀行股東的凈利潤492.28億元,同比增長0.85%。與此同時,工行、中行、建行的凈利潤則出現下滑,工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81.03億元,同比下降1.4%;建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20.76億元,同比下降1.37%;中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75.91億元,同比下降0.85%。
從營收來看,六大國有行均呈上行態勢。上半年,工行實現營業收入4090.82億元,同比增長1.8%;農行實現營業收入3698億元,同比增長0.72%;中行實現營業收入3294億元,同比增長3.61%;建行實現營業收入3859.05億元,同比增長2.95%;交行實現營業收入1333.68億元,同比增長0.77%;郵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794.46億元,同比增長1.50%。
凈息差,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受LPR下調、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存款期限結構變動等因素影響,六大國有行的凈息差普遍收窄。
截至上半年末,工行凈息差為1.3%,同比下降13個基點;農行凈息差1.32%,同比下降13個基點;中行凈息差為1.26%,較去年同期下降18個基點;建行凈息差為1.4%,較去年同期下降14個基點;交行凈息差1.21%,同比下降8個基點;郵儲銀行凈息差為1.7%,較去年同期下降21個基點。
在8月29日召開的業績發布會上,多位銀行管理層預計,下半年凈息差有望實現邊際趨穩。工商銀行副行長姚明德指出,凈息差仍然處于下行通道,但是邊際降幅已經出現了收窄,上半年降幅同比收窄的企穩態勢具有可持續性。對此,工商銀行更加注重資產負債組合久期管理,增強了應對外部沖擊的韌性。在應對國內外貨幣政策環境上,在人民幣端適度拉長了自身的周期,外幣實施短周期的策略。
農業銀行行長王志恒表示,隨著存款逐步到期、重定價,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效能的持續釋放,加上農業銀行同業負債成本跟隨政策利率進一步下行,有望帶動負債端的付息成本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穩定息差水平。預計下半年該行凈息差有望實現邊際趨穩。
記者留意到,除了公布業績外,六大國有行均推出2025年中期分紅計劃,合計分紅規模超2000億元。其中,工行以503.96億元的分紅金額,居于首位,建行和農行分別以486.05億元和418.23億元的分紅金額,緊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