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AI(人工智能)算力板塊再度走強,被市場稱為“易中天”【新易盛(300502.SZ)、中際旭創(300308.SZ)、天孚通信(300394.SZ)】的核心標的股價接連創下新高。在此行情下,押注該板塊的基金均獲得了不俗業績。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受AI算力、芯片板塊再度沖高影響,近三個月凈值翻番的“翻倍基”已達到25只,漲幅在90%以上的達到50只。這些基金絕大多數重倉了AI算力板塊。根據基金二季報,上述凈值大幅走高的基金對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的覆蓋率分別達到了100%、95%、90%。
多位受訪人士分析認為,近期受到AI主線活躍的影響,布局算力的相關基金出現業績爆發且資金流入顯著,這背后除了創新藥行情降溫、資金尋找新熱點外,核心邏輯還是AI商業化加速下,海外云廠商資本開支規劃超預期、大模型技術迭代以及供應鏈反饋的旺盛需求。不過,當前從整個AI主線來看,相關基金或面臨分化,存在部分資金獲利了結的可能。
“翻倍基”榜單“洗牌”
具體來看,近三個月“翻倍基”榜單幾乎重新“洗牌”。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近三個月有7只主動權益基金凈值增長率超100%。前三名分別是永贏科技智選A、中航機遇領航A、信澳業績驅動A,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39.25%、132.12%和127.12%。此外,德邦鑫星價值A、諾德新生活A、易方達瑞享I、易方達遠見成長A近三個月凈值翻番,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11.18%、110.03%、105.93%、100.38%。此外,近三個月合計有21只主動權益基金凈值增長率在90%以上。
根據2025年基金二季報,這些“翻倍基”和業績靠前的基金產品均押注了AI算力板塊。此前,“翻倍基”榜單主要由創新藥主題基金“霸榜”。
具體來看,這21只凈值增長率在90%以上的基金“全員持有”新易盛,20只持有中際旭創,19只持有天孚通信,均為重倉。其中,對新易盛的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資市值比達到10.36%,對中際旭創的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資市值比達到9.65%,對天孚通信的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資市值比達到7.42%。除了“易中天”之外,被這21只漲幅排前的基金高度覆蓋的還有長芯博創(300548.SZ)、生益電子(688183.SH)、德科立(688205.SH)和太辰光(300570.SZ)等。
這些標的大多是AI算力下的CPO細分板塊核心個股。自5月下旬以來,該細分板塊整體活躍,個股股價表現亮眼,其中新易盛、中際旭創等個股取得兩倍以上漲幅。而這也為低位介入、重倉布局CPO的基金提供了業績支撐。
“翻倍基”之一的中航機遇領航基金經理韓浩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CPO技術具有低功耗、高帶寬密度的優勢,在AI算力需求爆發與數據中心升級的雙重驅動下,該技術成為下一代光通信的核心解決方案。當AI應用不斷拓展,算力需求呈幾何級數增長,CPO市場規模長期增長預期也十分樂觀。據Light Counting預測,2023—2030年CPO市場規模將以17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當前我國在高階光模塊領域已擁有全球領先的市場份額(高達70%),在本輪AI算力建設浪潮中,國內相關企業能夠憑借技術和市場份額優勢,獲取更多訂單和利潤,為基金持倉企業業績增長提供支撐。
政策與需求共振
就AI算力的整體行情和相關主題基金的表現,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總監孫珩分析認為,近三個月,A股AI算力板塊再度走高,相關主題基金業績爆發且資金流入顯著,而這背后除了板塊輪動外,主要在于政策與需求的共振。
“從市場風格切換層面來看,此前火熱的創新藥行情降溫,資金開始尋找新熱點,AI板塊順勢崛起。從行業自身發展層面來看,AI商業化加速,極大提升了市場對AI行業的預期。”孫珩表示,更為重要的是,從政策與需求層面來看,國產替代政策密集推出與全球算力需求爆發,兩相共振之下,一方面促使AI產業鏈發展前景更加廣闊,一方面受益于海外云廠商資本開支規劃超預期、大模型技術迭代以及供應鏈反饋的旺盛需求,AI算力板塊成為推動相關基金業績上漲的重要力量。
其中,政策面上,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直指AI產業鏈,提出第一、二、三產業全要素智能化轉型發展路徑,將AI產業從單點技術突破推向系統性產業生態能力建設,為AI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利于AI產業鏈上相關企業發展。”韓浩說。
需求端上,韓浩進一步表示,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實現了從技術到應用的全方位進步,產品數量迅猛增長,應用場景持續擴大,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海外主要云廠商已明確看到AI可以大幅提高自身生產效率,拓展業務邊際。例如,谷歌搜索通過AI概覽功能覆蓋20億月活用戶,AI驅動的虛擬試穿、實時翻譯等功能使美國用戶購物轉化率提升27%。而這些需求轉化成為資本開支,投向網絡設備和數據中心配套設施。在此背景下,AI算力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帶動AI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提升,進而使基金獲得較好收益。
易方達瑞享混合基金基金經理武陽也在今年二季報中表示,科技領域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仍在不斷迭代,多個領域將逐漸產生大量可商業化的應用場景。而應用所需要消耗的算力相較于訓練將提升數個數量級,并且AI降本帶來的經濟性和普及效應將進一步刺激更多硬件需求。
后續或面臨分化
行情的火熱背后,多位業內人士認為AI主題基金后續或面臨一定分化,部分資金存在獲利了結的可能。
“目前,機構對AI算力板塊中‘易中天’的重倉存在一定‘縮圈’效應。”孫珩分析認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資金傾向于向更核心的龍頭集中。“易中天”作為CPO板塊龍頭,技術、市場份額等優勢顯著,成為機構重倉目標。從機會看,行業走高下,集中持倉能使基金產品大幅受益,獲取遠超行業平均的收益,實現業績“出圈”。而一旦行業出現波動,集中持倉可能會讓基金凈值面臨大幅回撤風險,且當市場風格切換,資金從AI板塊流出,過度依賴“易中天”的基金難以快速調整,業績將受到沖擊。
不過就對基金經理的采訪來看,多數基金經理的布局正在避免這種“縮圈”。“雖然CPO概念近期受到市場關注,但我們更需聚焦于AI產業整體的廣闊前景。”信澳業績驅動基金基金經理劉小明表示。
自2023年起,信澳業績驅動基金就持續重點配置光模塊與PCB(印制電路板)兩大板塊,2024年又逐步加入電源和液冷相關龍頭公司。劉小明認為:“這是A股市場參與全球AI產業浪潮最具核心價值的環節。從中長期視角來看,上游算力基礎設施的投資,仍是AI產業中確定性較高的核心投資機會所在。與此同時,AI作為一項具有普適性的基礎技術,其發展將驅動下游行業生態的重塑——在顛覆傳統模式的同時,催生大量新興商業機會。因此,我們的研究覆蓋范圍既包括上游算力環節的確定性機會,也延伸至AI技術在下游應用端的加速落地與創新突破。這兩大方向將是我們未來重點跟蹤與研究的關鍵領域。”
站在不同時間維度,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認為,AI主線雖然在投資比率大幅走高后可能會出現一段“陣痛”時期,但從中長期來看,AI仍是驅動長期回報的關鍵。AI在消費端和企業端的基礎應用正在提速,AI提供商在將使用量轉化為營收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我們預計AI投資支出有望繼續增長,重要的是,我們相信科技公司最終將從中獲得較好的利潤回報。”
在上述判斷下,韓浩表示,在布局層面,當前整體將緊跟政策,選擇符合政策導向的投資標的。其中,AI 算力產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長期來看,算力需求將持續增長,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適合長期投資。短期內市場可能會因各種因素出現波動,可結合市場行情在算力板塊調整期尋找低位布局機會獲取超額收益。
具體方向上,韓浩對海外算力的供應鏈持續看好,聚焦上游核心硬件,重點布局了光通信設備、服務器、硬件生產及光學半導體等上游配套領域。其中,光模塊作為光通信的關鍵部件,是重要投資方向。此外,國產算力產業鏈公司在政策支持和技術突破下,AIDC(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產業鏈將迎來快速增長。國內大廠如字節跳動正在自建 AIDC,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電力供應、散熱系統等領域都蘊含著投資機會。
投資策略上,劉小明認為AI仍是目前全球資本市場和科技產業最大的敘事和主線,當前AI產業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建議投資者應堅定持有核心倉位,避免因短期波動錯失資本市場的主線投資機會。面對市場調整,可考慮逢低逐步增持,但同時需注意風險、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