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凈利雙增長,管理資產創新高……這個財報季,中國太保交出了一份韌性十足的成績單。
來看核心數據——
營業總收入2004.96億元,同比增長3%。
歸母凈利潤278.85億元,同比增長11%。
歸母營運利潤199.09億元,同比增長7.1%。
內含價值為5889.2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7%。
管理資產3.7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5%。
上半年,中國太保還完成了2024年度分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超103億元,繼續保持穩定的分紅水平。
聚力推進“三大戰略”、穩步增加權益資產配置、持續提升分紅險占比……8月29日下午舉行的2025中期業績說明會上,中國太保管理層圍繞業績、圍繞多個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交流,透露出更多布局思路。
營收凈利雙增,聚力推進“三大戰略”
2025年上半年,中國太保實現營業收入2004.96億元,同比增長3%;歸母凈利潤278.85億元,同比增長11%,創下同期新高。
從長期核心價值指標來看,剔除了短期投資波動和一次性重大項目調整后的歸母營運利潤199.09億元,同比增長7.1%;2025年上半年末集團內含價值5889.2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7%,均保持穩健增長。
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長期利率下行和行業轉型背景下,系列核心指標均穩步增長,彰顯這家以穩健著稱的大型綜合性保險集團正穩中有進地穿越周期。
對于2025年上半年成績單,中國太保總裁趙永剛評價為“穩進兼備”。
趙永剛表示,從上半年業績數據來看,營業收入持續提升,營業利潤、凈利潤、內含價值等核心指標都保持了穩健增長,整體經營延續了穩進兼備的發展態勢,高質量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發展的韌性進一步增強。
總體來看,公司上半年經營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堅持轉型突破,主營業務穩中有進;二是堅持守正創新,動能轉換成效顯現;三是堅持固本培元,發展基礎得到了持續鞏固,包括優化資負聯動的長效機制,集團內協同發展跑通關鍵流程和重點模式,同時公司積極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激發組織活力。
趙永剛表示,面對中國保險業的發展機遇,公司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提升價值創造能力,聚力推進大康養、國際化、“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戰略,持續做實“五篇大文章”,不斷提升服務能級和經營質效,努力建設具有市場引領力與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保險金融服務集團。
分紅險占比提升,新能源車險占比近20%
保險主業筑牢基本盤,是中國太保營收和利潤雙增的主要原因。
2025年上半年,中國太保壽險實現規模保費1934.7億元,同比增長13.1%;新業務價值達95.44億元,同比增長5.6%,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32.3%;新業務價值率15%,可比口徑下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凈利潤206.99億元,同比增長3.2%;營運利潤150億元,同比增長5%。
良好業績表現的背后,是中國太保壽險持續推進業務轉型。在頂層設計上,中國太保壽險提出以“客戶為出發點、產服為切入點、隊伍為落腳點”的“金三角”發展理念,將客戶作為第一戰略優先級,全面落地實施長航二期“北極星計劃”。
具體來看,一是推動客戶分層分類經營,牽引客層上移,持續優化客戶結構;二是完善分層分類的產服供給體系,強化牽引浮動收益型產品,多措并舉優化產品結構;三是推進“2+N”多元渠道模式升級。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太保壽險代理人渠道中客及以上客戶占比達27.3%,同比提升3.8個百分點,銀保渠道高客同比增長75.4%,極高客同比增長85.4%。
作為低利率環境下降低利率敏感度的主力險種,分紅險成為保險公司轉型重點。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太保壽險分紅險新保期繳規模保費大幅增長,分紅險新保期繳占比提升至42.5%,其中代理人渠道分紅險新保期繳占比達51%。
中國太保總精算師張遠瀚表示,上半年公司分紅險保費規模同比實現大幅增長,二季度以來分紅險占比提升尤為顯著,預計全年分紅險占比將進一步提升。后續將持續完善浮動收益型產品供給,完成產品結構轉型,把握新形勢下的發展機遇。
從財產險業務來看,中國太保產險上半年實現保費穩步增長,尤其亮眼的是,公司實現承保利潤35.5億元,同比增長30.9%。承保綜合成本率96.3%,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
上半年,太保產險車險業務通過加強渠道專業化建設、品質精細化管理和運營數字化賦能,實現業務結構優化,盈利水平提升。車險承保綜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
新能源車險方面,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05.96億元,占車險保費比例達19.8%。
非車險主要險種中,健康險實現扭虧為盈,企財險承保盈利水平進一步提升。
管理資產3.77萬億,穩步增加權益配置
長期穩健的投資收益是中國太保的另一基石。截至2025年6月末,中國太保管理資產達3.7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5%,其中集團投資資產2.9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0%;第三方管理資產8482.3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投資收益425.67億元,同比增長8.9%,總投資收益568.89億元,同比增長1.5%。
當前,投資面對的內外部環境復雜,作為規模超萬億元的大型險資,中國太保如何看待市場走勢,以及如何開展資產配置,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中國太保副總裁、首席投資官、財務負責人蘇罡表示,隨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加上經濟轉型動能逐步釋放,國內的權益資產具備中長期的配置價值。
蘇罡表示,固定收益投資方面,短期來看利率水平基本企穩,長期來看依舊存在下行空間,這必然會導致優質資產的供給相對不足。從太保來說,將持續落實精細化的啞鈴型的資產配置策略。
具體而言,一方面,持續加大長期利率債的配置,合理延展固定收益資產的久期,同時也加大創新型優質資產的布局,包括ABS、公募REITs等,拓展增加利息收益來源;另一方面,穩步增加公開市場的權益資產以及未上市股權等另類資產配置,提高長期的投資回報。
蘇罡進一步表示,公司在公開市場的權益資產配置一直堅持以股息價值策略為核心,并且結合市場變化,不斷優化權益投資組合的結構。“我們將積極拓展投資品種和渠道,目前已經持續推進包括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黃金投資、互換便利等新的業務試點,也將進一步提升公司保險資金運用效能和質量。”
半年報顯示,從投資集中度來看,中國太保投資持倉行業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業、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能源等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強。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品種相對分散;固定收益資產投資相關的償債主體綜合實力普遍較強,除政府債外,主要交易對手包括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和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等大型國有企業。
從“保單經營”轉向“客戶經營”
2025年,中國太保啟動大康養、國際化、“人工智能+”三大戰略,這是中國太保面向未來進一步夯實核心競爭力的核心抓手。
以大康養布局為例,“太保家園”養老社區已實現九城十園正式運營,公司同時積極探索“百歲居”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廈門康復醫院正式開業,康養生態日益完善。
中國太保副總裁馬欣表示,中國太保做康養服務根本上是為了發展保險主業,隨著越來越多的太保家園建成并投入運營,養老服務與主業雙向賦能的路徑進一步清晰。目前,中國太保養老社區正在呈現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馬欣表示,“十五五”期間,中國太保進一步將大康養作為核心戰略之一,打造大康養服務的一體化生態,未來希望在三方面做出太保特色:一是主業更協同;二是服務更專業;三是產服更融合。
“相信大康養服務生態將助力太保集團從保單經營向客戶經營升級,未來必將增強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回報的能力。”馬欣說。
當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應用正在面臨爆發式增長,推動保險業務流程優化和生產效率提升,成為重塑保險價值鏈的重要力量。中國太保深入推進大模型應用在具體場景的落地,在銷售、運營、風控等重點領域形成多個解決方案。
中國太保副總裁俞斌表示,中國太保已經基本建成了穩定高效的AI基礎設施,大模型的調動量呈快速增長趨勢,目前已有3萬多員工和9萬多外勤營銷伙伴在使用AI應用,到今年年底預計建成2700個數字化等效勞動力。
俞斌介紹,發展AI戰略目前的主要成效體現在三個方面,包括改善用戶體驗、提升隊伍產能和賦能風險控制。“人工智能+”已經列入了中國太保“十五五”規劃的三大戰略之一,公司未來將在客戶經營、產業風險、銷售隊伍、營運管理、投資和康養六個方面,通過AI驅動流程的重塑和模式升級,爭取實現對保險經營價值鏈的全覆蓋。
半年報顯示,目前中國太保AI坐席已經覆蓋了近一半的客戶服務總量,健康險理賠自動化率達到16%,大模型對責任認定的準確率達到99%,件均成本減低47%。助力風險識別方面,建立基于圖像識別的車險理賠風控工具,有效甄別欺詐風險, 破解理賠地域差異難題,已累計檢出風險金額上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