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止跌回穩,龍湖也交出成績單。
8月29日,龍湖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收入587.5億元,同比增長25.4%,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32.2億。
其中,開發業務地產收入為454.8億元,累積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50.1億,合同銷售面積261.4萬平方米。
業績會上,龍湖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陳序平提到,房地產經過四年調整,很多城市樓盤價格回落,樓市短期看政策刺激力度,中長期依然看好市場的韌性。
“市場上還缺少好房子,核心地段的改善需求仍然非常強勁?!?他表示。
在投資上,龍湖依然保持一定節奏。
截止6月末,其在上海、重慶、蘇州、貴陽4座城市獲取4幅土地,新增土儲總建筑面積24.9萬平方米,總土地儲備合計2840萬平方米,權益占比75%。
龍湖集團執行董事兼地產航道總裁張旭忠表示,未來將繼續嚴守投資刻度和紀律,在保證財務安全的前提下,擇機獲取一些新的土地,堅持聚焦高能級城市。
地產溫和復蘇階段,運營和服務板塊,對龍湖整體業績形成較大支撐。
1-6月,由商業、資管組成的運營業務,收入達70.1億,成為現金流的重要來源。其中,占比最大的商業板塊,租金收入達到55億,其日均客流同比增長11%。
截至6月底,龍湖累計運營商場89座,運營總建面943萬平方米,下半年預計新開約10座商場。
為了增厚安全墊,龍湖保持審慎的財務規劃。
其正用全航道的正向現金流去降低負債總額,年內,公司累計兌付債券本息合計約145億;同時,持續優化債務結構,以長周期經營性物業貸款替換信用債融資。
1-6月,龍湖經營性物業貸款凈增約100億,其成本低、年期長,利于公司優化債務結構。
截至6月末,龍湖有息負債規模降低至1698億,較上年末下降約65.3億。銀行融資占比達87%,其中通過經營性物業貸及長租貸占比55%;平均融資成本降低至歷年低點3.58%,平均合同借貸年期,拉長至10.95年,達到歷史最長年期。
整體龍湖手頭還較寬裕,在手現金446.7億,凈負債率為51.2%,現金短債倍數為1.74倍。
短期來看,龍湖已無償債壓力。
2025年內到期的債券,其已全部償還完畢,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占比15.1%,外幣債務占比14%。年底有一筆84億元的海外信用貸款,龍湖計劃分批次逐步提前償還,目前已償付10億。
龍湖集團執行董事兼CFO趙軼表示,2025年計劃壓降有息負債超過300億,未來每年凈減少不超過100億,將總有息負債余額穩定在1000億元左右,并逐步降低短債和外債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