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間,大洋集團(01991.HK)發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業績報告,標志著公司自近年持續虧損后首次實現整體凈盈利。
報告顯示,大洋集團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個月內錄得收益約2.91億港元,雖然較去年同期下降43.5%,但毛利率大幅提升至21.3%,期內凈盈利達241萬港元,成功扭虧為盈。
這與大洋集團歷史業績形成鮮明對比:2024年上半年凈虧損約3166萬港元,全年凈虧損約8500萬港元;2023年全年凈虧損更達約1.2億港元。大洋集團表示,此次盈利改善得益于成本控制和業務優化,特別是數字營銷分部的盈利能力顯著增強。
市場人士指出,這次交出的中期成績單,與大洋集團積極推進的Web 4.0戰略轉型緊密相連,預示著集團向數字經濟生態轉型,此舉不僅將為未來注入強勁增長動力,還將為股東和投資者帶來長期價值。
大洋集團作為一家擁有三十年產業積淀的老牌企業,相比傳統業務,大洋集團的Web4.0轉型戰略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中期報告明確指出,下半年大洋集團將穩步推進以Web4.0為核心的轉型計劃,重點依托人工智能(AI)數字人技術,并通過現實世界資產(RWA)的代幣化構建新型價值流通機制。這一戰略將聚焦教育、游戲和大健康三大領域,推動數據標準化建設、資產數字化表達以及全球價值協同聯動。
大洋集團董事會主席施琦在多個場合強調,Web4.0時代是AI與RWA深度融合的時代。在Web4.0時代,“鏡像價值”這一新價值范式興起,它指數字人借助AI賦能成為有經濟產出能力的動態實體,其價值通過區塊鏈機制錨定、鏡像,標志數字資產范式根本轉變。早在2023年,大洋集團就通過收購北京巨省科技有限公司拓展數位營銷業務,持續投入AI數字人技術研發,為今日的戰略轉型奠定基礎。
大洋集團的資本運作也為轉型提供了堅實支撐。今年上半年大洋集團完成股份認購,籌資約1200萬港元,主要用于數字營銷硬件和軟件開發;今年7月,大洋集團進行了新一輪的股份認購,預計進一步增強其財務靈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8月27日“香港數字資產上市公司聯合會”在香港舉行成立儀式,聯合會由香港數字資產代表性上市公司、持牌金融機構及全球合規科技平臺共同發起。大洋集團董事長施琦出席儀式并出任聯合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