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穆硯
5月9日晚間,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小泉”或“公司”)發布關于控股股東所持部分股份被司法拍賣的進展公告。公告稱,控股股東杭州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小泉集團”)持有的320萬股公司股份5月8日10時至2025年5月9日10時止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公開拍賣。最終以5018萬元成交,買受人為自然人楊濤。至此,該公司控股股東年內累計被拍賣股份已達3196萬股,占總股本比例超20%。
公告透露,公司接獲控股股東張小泉集團通知,同時通過查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獲悉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已于2025年5月8日10時至2025年5月9日10時止(延時除外)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公開拍賣張小泉集團持有的公司320萬股股份,且已完成競拍。
根據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公示的《網絡競價成功確認書》,張小泉集團持有的公司320萬股股份競價結果如下:
用戶姓名楊濤于5月9日,在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于阿里拍賣平臺開展的“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320萬股股票”項目公開競價中,以最高應價勝出。
該標的網絡拍賣成交價格為人民幣50178400元。
如前述司法拍賣股份最終全部過戶完成,張小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將從59.33%降至57.28%。
此次拍賣源于股東股權質押債務逾期。早在4月初,杭州中院和溫州甌海區法院已分批啟動對張小泉集團持股的司法拍賣程序,涉及股份比例最高達18.43%。最新成交的320萬股僅占此次司法拍賣總量的約10%,剩余近2876萬股計劃于5月20日開拍。若全部成交,控股股東張小泉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將繼續大幅降低。
目前,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富春集團及實控人張國標家族深陷債務泥潭。除上市公司股權被輪番拍賣外,實控人已被列為被執行人,其持有的張小泉集團股權亦遭凍結。
股權動蕩背后,張小泉正經歷業務轉型陣痛。
張小泉2021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總部位于浙江杭州,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現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業,是中國刀剪行業首家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顯示,主營業務收入中,刀剪具占比72.03%,廚房五金占比18.78%,家居五金占8.50%。
從業績來看,張小泉不久前發布了2024年年報,凈利繼續下滑。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張小泉實現營業收入9.08億元,同比增長11.87%,歸母凈利潤2504.33萬元,同比下降0.3%。這也是該公司連續3年凈利下滑。數據顯示,2022年,張小泉實現營業收入8.27億元,同比增長8.75%,歸母凈利潤為4149萬元,同比下滑47.3%。2023年,張小泉實現營業收入8.11億元,同比下滑1.82%,歸母凈利潤2511.83萬元,同比下滑39.48%。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出現回暖,營收與凈利潤同比雙增,但這主要得益于庫存清理與非核心資產處置。
作為擁有400年歷史的刀剪老字號,張小泉近年嘗試拓展廚房五金、家居五金等新品類,但收效有限。“拍蒜斷刀事件”后公司銷售費用不斷上漲,生產基地擴張與電商渠道投入推高運營成本,而產品創新未能形成差異化競爭力。隨著司法拍賣持續推進,這家老字號企業的資本故事或將進入新章節。
審讀:孫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