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頭雁”最新業績報告出爐。8月27日晚間,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9.31億元,同比增長6.9%。同時,該公司總保費達5250.88億元,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除總保費外,該公司隊伍規模、內含價值、上半年新業務價值也取得了行業第一的成績。
資產破7萬億,保費凈利漲超6%
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超409億元;中國人壽總資產、投資資產雙雙突破7萬億元;總保費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8月27日,中國人壽交出半年答卷。
報告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9.31億元,同比增長6.9%。內含價值為1.48萬億元,穩居行業首位。
作為壽險領域的“一哥”,該公司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具體而言,上半年,該公司總保費達5250.88億元,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長7.3%。
今年上半年,債券市場利率維持低位震蕩,優質資產稀缺;股票市場總體波動向上,結構分化明顯。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該公司投資表現幾何?
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國人壽投資資產達71271.53億元,較2024年底增長7.8%。2025年上半年,實現總投資收益1275.06億元,同比增長4.2%,總投資收益率為3.29%。
“公司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與穩健的投資策略,實現了投資資產的保值增值,投資資產較年初增長7.8%,投資收益表現良好。”蔡希良在報告致辭中如是表示。
報告也顯示,中國人壽堅持資產負債匹配原則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理念。固定收益方面,靈活調整配置節奏和品種策略,持續穩固配置底倉。權益投資方面,穩步推進中長期資金入市,積極布局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加大優質高股息資產配置力度。另類投資方面,聚焦優質主體和核心資產,創新投資模式,穩定配置規模。
在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看來,中國人壽上半年業績表現佳,歸母凈利潤進一步增長,總保費創新高、多指標領先,競爭力與經營能力突出。
“各項指標增長離不開多種要素?!蓖貔i認為,其中包括產品策略精準、銷售隊伍優化、品牌優勢強、市場應對靈活等。
據了解,中國人壽積極響應“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與投資者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董事會建議派發2025年中期現金股息每10股2.38元(含稅),中期現金分紅達67.27億元。
回顧來看,今年6月,該公司發布“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該方案顯示,未來,公司將綜合考慮股利分配政策的穩定性及可預期性、公司長期穩定發展需要,在具有可供分配利潤的條件下,統籌確定當期的利潤分配方案,使得投資者進一步分享公司的發展成果,切實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資產負債聯動與提升投資者回報將產生積極影響。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認為,對險企而言,可優化資產負債結構,降低利差損風險,增強財務穩定性與資本市場估值優勢;對投資者,能獲得穩定分紅,提升投資獲得感;對行業,推動壽險業健康發展,同時助力金融資源優化配置,服務實體經濟。
轉型再推進,新業務價值兩位數增長
從中國人壽的經營范圍來看,其中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
“多元化”正成為該公司一大業務發展關鍵詞。上半年,中國人壽人壽保險、年金保險、健康保險新單保費比重分別為30.32%、32.01%、33.42%。
對于產品結構發力方向,該公司表示,公司大力推動業務結構轉型,浮動收益型業務實現強勁增長,在首年期交保費中的占比較上年同期提升超45個百分點,業務結構轉型實現突破。
據了解,在多元化均衡發展策略下,中國人壽新業務負債剛性成本進一步下降。報告顯示,該公司14個月保單持續率達92.1%,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實現快速增長,較2024年同期重述結果同比提升20.3%,達285.46億元。
整體而言,該公司個險渠道上半年總保費為4004.48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續期保費為3265.63億元,同比增長10.4%。首年期交保費為640.85億元。其中,個險渠道上半年新業務價值達243.37億元,同比提升9.5%。
近年來,保險公司加速代理人隊伍轉型,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優化”。頭部險企主動清退低效人力,推動精英化改革,行業逐步形成“優增優育”新生態,為長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中國人壽個險渠道也在持續推進營銷體系改革。
從“優增優育”的數據表現來看,截至今年6月30日,該公司個險銷售人力為59.2萬人,基本保持穩定,其中,營銷隊伍規模為37.6萬人,收展隊伍規模為21.6萬人,隊伍優增優育取得實效,優增人力同比提升27.6%。
除了個險渠道,該公司銀保渠道也在推動轉型,持續拓寬銀行合作。上半年,該公司銀保渠道總保費達724.44億元,同比增長45.7%;新單保費達358.73億元,同比增長111.1%。
對于新業務價值增長離不開的要素,劉春生認為,新業務價值增長,既得益于“報行合一”政策降低銀保渠道成本,也依賴產品創新與內部效率提升。
聚焦“保險+”,搶抓人工智能機遇
保險+健康,于保險業而言,正呈現出哪些可能?
從中國人壽的布局動作來看,該公司整合內外部資源,建設健康管理服務生態,上線在線問診等普惠型服務及VIP增值服務,為客戶提供多樣化權益及便捷的就醫健康服務通道;持續研發推廣健康保障與健康管理融合產品等。
不止健康,在人口老齡化加速背景下,養老同樣成為大眾化的核心議題。近年來,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產品,以及醫養結合產品相關的政策頻出,同時有關部門也在推動產品從單一保障向綜合養老解決方案轉型。
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賦能下,保險業正從風險補償者升級為健康養老生態的構建者。對于推進大健康大養老生態建設的中國人壽而言,該公司積極推進CCRC養老社區、城心養老公寓、康養旅居三大養老產品線布局落地,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累計在15個城市布局19個機構養老項目,推出4款“隨心居”旅居產品,旨在研究探索居家養老服務建設,滿足客戶多元養老需求,賦能保險主業發展。
“當前壽險市場機遇顯著,人口老齡化推高健康、養老險需求,康養生態布局空間大,且利率下行背景下,浮動收益型產品更受市場青睞?!眲⒋荷硎?。
需要關注的是,“保險+”的落腳點,少不了服務先行。中國人壽表示,公司推進“保險+服務”生態建設,通過與中國人壽集團成員單位開展綜合金融業務,積極構建綜合金融生態圈;基于建立差異化優勢、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的發展戰略,穩步推動大健康大養老生態建設。
要想為消費者提供“好服務”,離不開厚植數字化基座。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人壽創新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推動運營服務效率更高、觸點更廣、體驗更優。
人工智能正通過技術突破與產業深度融合,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驅動下,成為推動數字經濟轉型、提升社會效率的核心引擎。在緊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層面,中國人壽多項數據指標有所突破。其中,上半年,該公司數字核保員帶動核保智能審核率提升至95.8%;新版智能客服機器人應答準確率超95%。對于上半年超1200萬件商業保險理賠案件而言,數智化服務賠案占比已超75%,同時,該公司創新推出醫保商保融合快賠服務,試點地區快賠服務案件無人工率達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