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8月5日晚間,景順長城基金發布董事長變更公告,葉才新任該公司董事長,任職時間從8月4日開始。
景順長城基金成立于2003年6月12日,是證監會批準設立的國內首家中美合資基金公司,由景順與長城證券聯合開灤集團和實德集團共同發起設立,其中景順和長城證券各持有49%的公司股份。注冊資本1.3億元,總部設在深圳。
根據Wind數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景順長城基金的公募管理規模為6460.04億元,在全市場162家公募持牌機構中排在第20位。
6000億景順長城官宣:更換董事長
今日晚間,又有公募基金官宣新董事長,引發行業關注。
就在今年5月29日晚,景順長城基金曾發布公告稱,因任期屆滿原因,公司董事長李進離任,由總經理康樂代任董事長一職,代任時間不超過6個月。
據官網,景順長城基金成立于2003年6月12日,由景順與長城證券聯合開灤集團和實德集團共同發起設立,是國內首家中美合資基金公司。其中景順和長城證券各持有49%的公司股份,后者的控股股東為華能集團旗下的華能資本服務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自成立以來,景順長城基金一共經歷了7位董事長(包括代董事長),全部來自華能集團旗下公司,此次上任的葉才也是一名“華能系”老將。而該公司的歷任總經理中,則有多位來自景順長城基金的另一大股東——景順,這也顯示出兩大股東的不同分工與合作。
根據長城證券2024年年報,去年景順長城基金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3.73億元,同比下降11.93%;凈利潤約為9.51億元,同比下滑約19%。
Wind數據顯示,景順長城基金的公募管理規模在今年一季度末突破了6000億元大關,二季度繼續增長至6460.04億元,在全市場162家公募持牌機構中排在第20位。
每經記者注意到,作為權益大廠,景順長城基金近年來也在持續發力固收和指數等業務。以ETF業務為例,景順長城是業內較早布局ETF的基金公司之一。憑借特色化和國際化的差異化打法,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產品線,規模也在快速增長中,最新ETF規模達到617.08億元。
年內高管變更已超240人次
今年以來,公募高管變更頻率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根據Wind數據,截至8月5日,基金公司高管變更總人數已經達到243人次,涉及107家公司。
其中,董事長變更人數達到55人,變動家數達到29家;總經理變更人數達到50人,涉及26家公司;副總經理的變動則更為頻繁,變更人數達到87人,變動家數達到62家。
以近幾個月董事長變更為例,僅在6月到7月,就有多家公司發布公告,其中不乏業內知名的大廠。
例如,7月底,外商獨資公募安聯基金發布公告稱,原董事長吳家耀因個人原因離任,由公司總經理沈良代行董事長職務。
7月19日,富達基金發布公告,宣布原董事長黃小薏因個人原因卸任董事長一職,由李少杰接任。
7月16日,中加基金發布高管變更公告,原董事長夏遠洋因工作安排于7月15日離任,同樣有著北京銀行工作履歷的楊琳接任董事長一職。
7月14日晚,匯添富基金也發布公告稱,魯偉銘于當日出任公司董事長。原董事長李文因董事會換屆離任,并且將“另有安排”。
再把時間向前推,6月底興證全球基金董事長楊華輝因年齡原因辭任,由該公司總經理莊園芳代為履行興證全球基金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6月中旬中銀基金原董事長章硯因工作調整原因離任,由該公司執行總裁張家文代行董事長職務,并代為履行法定代表人職責等等。
而今年4月和3月,董事長變動人數分別為15人和10人,分別涉及10家和5家公司,也都屬于年內基金公司高管變動的一個小高峰。
有公募人士對每經記者分析表示,今年基金行業高管變更頻繁,是行業環境、公司治理及個體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公募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規模排名、業績表現、業務結構調整等壓力持續增大,會推動基金公司通過管理層優化來匹配發展需求。而從股東層面來看,股東戰略調整或資源調配往往引發管理層變動。另外,高管任期屆滿、個人職業規劃等個體因素,也加速了管理層的“新陳代謝”。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新管理層的加入可以為公司注入活力,推動戰略升級與資源整合。當然,短期的管理層頻繁調整可能導致戰略執行連貫性受影響,也會引起投資者對公司穩定性的擔憂??傮w而言,影響的最終走向取決于新管理層的戰略適配性與執行效率,優質的管理層調整有望為公司長期發展奠定基礎。”該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