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統計局發布2025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38.0%,成為制造業回暖與產業升級的鮮明信號。作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重要策源地,深圳正加速構建千億級產業集群,從工業機器人高產能釋放到人形機器人率先量產,智能制造新勢能正在灣區核心區迸發。
一方面,深圳的機器人產業,正展現出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澎湃動能。2023年,深圳以1797億元的機器人產業總產值位居全國首位;2024年,深圳機器人企業數量已達7.4萬家,產業鏈總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
在頗負盛名的南山區“機器人谷”,越疆、眾擎、智平方等一批技術型企業快速成長,產品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從讓機器人完成前空翻、沖咖啡、跳舞等高難度任務,到在工廠中實現“群體智能”協同作業,再到人形機器人大額中標訂單的頻頻刷新,今年上半年,深圳機器人企業呈現集體加速態勢。
另一方面,產業鏈緊密聯動,也加速人形機器人走向規模化。“組裝一臺機器人所需的配件,開車一小時基本都能在附近企業找到。”眾擎聯合創始人姚淇元此前向記者表示,從上游高端零部件研發制造、中游整機裝配,到下游場景落地應用,生動體現了深圳上下游企業間的高效協同能力,深圳已形成具有高度耦合的創新生態。
隨著產業基礎不斷夯實,人形機器人也正從“展演型技術奇觀”邁向“工程化產業落地”。在深圳,越來越多企業正憑借核心技術和合作渠道,收獲大金額訂單,加速搶占人形機器人應用市場。
摩根大通在7月28日發布的研報中,首次覆蓋“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并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135港元。研報指出,優必選憑借先發優勢和全鏈條能力,已構建起穩定客戶基礎,比亞迪、富士康、吉利汽車、東風柳汽、北汽新能源等均已成為其合作伙伴。優必選近期斬獲9051.15萬元的機器人設備采購大單,為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中金額最大的中標項目。
在產品迭代上,今年上半年,深圳企業同樣保持高速創新。優必選Walker S2人形機器人全球首創自主換電功能,實現7×24小時不停機作業,打造“永不下線”的新質生產力;越疆的人形機器人“Atom”具備“遠程存在”能力,在深圳操作員的遠程指令下,完成1800公里外山東家中的烹飪操作,將人機交互推向新高度。
此外,政策驅動再提速,助力深圳機器人駛入發展“快車道”。在今年2月深圳“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發布會上,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市人工智能產業辦公室主任林毅透露,深圳將進一步加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力度,包括開放100個應用場景、設立100億元專項基金、完善產業配套服務等多項舉措,釋放更強產業動能。
從數據增長到技術突破,從產業集聚到政策扶持,深圳機器人產業的“強勁節奏”已然奏響。這不僅是高質量發展在制造業端的生動寫照,也為中國智能制造探索出一條“以場景催應用、以應用促迭代”的先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