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駱軼琪廣州報道
在非洲,每賣出兩臺手機就有一臺來自一個中國品牌——傳音,它因此被稱為“非洲之王”。依靠超低的價格和“農村包圍城市”策略橫掃市場。但如今,這位王者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最近發布的財報顯示,傳音控股在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下滑25.45%,凈利潤下滑69.87%,也就是說,比去年同期的盈利能力少了近7成。但在2023年,傳音是以“黑馬”的超高增速姿態闖進全球前五手機廠商陣營。傳音的增長乏力其實在2024年已經有明顯跡象,這家公司到底遭遇了什么?
因為從來沒在中國市場賣過手機,可能國內大眾不太了解這家公司。
但是在十多年前,你可能聽過一句廣告詞: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斗機。傳音控股的創始人竺兆江當時就在波導工作,在走過了全球70多個國家后,他把目光放到了非洲市場。
他發現,這里隨處可見索尼、三星這些海外廠商的廣告牌,卻看不到一家中國手機廠商的身影,所以他覺得,這里有很大的商機。在跟波導內部探討這個想法,但是被否決后,2006年,他選擇獨立出來創業,成立了傳音控股。
他堅定立足非洲市場、充分下沉,從貧民窟到機場,傳音的廣告無處不在。
非洲人愛自拍?那么傳音就開發深膚色美顏;當地網絡差?他就推出了四卡四待手機。靠著極致性價比和本地化,傳音一度占據非洲近50%的市場,連三星都被他甩在身后。
就這樣,2023年,傳音凈利潤暴漲123%,躋身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前五。
那么,一路高歌猛進的傳音在2024年到底遭遇了什么?
第一是其他中國廠商開始搶占這個市場。一方面,傳音在非洲的主要價格段定位在100美元以內,2024年,有更多的中國手機廠商開始進入傳音的這個優勢價位段,跟它競爭;同時,傳音也希望往更高的150-200美元的價位突破,但這里其實是其他國產廠商的傳統優勢市場,傳音向上突破有很大難度。所以在2024年,小米、榮耀、真我、聯想都在非洲搶占了傳音的份額。
第二是非洲整個市場面臨成長的瓶頸。這可以從供需兩方面看,供應方面,行業專家告訴我,像非洲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手機進口其實占據了他們很大部分美元外匯儲備額度,那么如果當地的宏觀經濟和貨幣環境出現變化,就會或多或少選擇對這些進口商品有所調整,進口智能機可能就會受到比較大影響;需求方面,現在全球經濟環境和關稅政策都面臨比較大的變數,非洲這種國家的民眾消費能力就會被擠壓,不僅從功能機向智能機升級更難了,換機速度也會放慢。
傳音其實早就知道過于聚焦單一市場會有風險,所以在2020年開始,從財務方面可以很明顯看到,傳音在亞洲其他國家市場的銷售占比提升到了集團總收入的40%。到2023年更加明顯,非洲市場占傳音整體收入的比重從之前的70%已經被壓縮到了36%。
這幾年,傳音把在非洲的策略也轉移到了東南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咨詢機構IDC的統計顯示,2024年,印度尼西亞市場的增長主要由傳音主導的100美元以內這個市場所推動。在菲律賓市場,2024年出貨總量中有超過一半的產品價格低于100美元,傳音在這個價位,給當地市場帶來了接近480多萬臺的出貨量。
那么傳音為什么能夠在100美元以內做到這么好呢?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汪陽告訴記者,傳音的手機元器件主要來自非龍頭供應商,也就是說,傳音是它供應商的大客戶,那么傳音對他供應鏈的影響力,可以類比蘋果對“果鏈”。
另外,傳音不依賴大運營商或者渠道商,而是傾向于跟當地的草根渠道合作,所以可以更深入滲透到非常下沉的市場。
在2023年主要手機廠商都急著去庫存的時候,傳音率先喊出低價高配策略,給手機堆更大的內存,但是價格不變,這一招很管用。
但這個做法很受行業周期影響。現在全球經濟和貿易都面臨壓力,傳音的供應鏈成本面臨了更大挑戰。
分析師告訴記者,今年廠商不太可能繼續全方位實行低價高配行為,大趨勢反而是降規格、降配置。但是,低價格市場是沒有品牌忠誠度的,消費者很容易被別家搶走。
另外,傳音雖然在東南亞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從盈利能力看,非洲之外的市場對傳音的毛利率其實有很大拖累。
再加上全球經濟的影響,這導致,傳音很難再出現2023年那么高速的增長,今年它將面臨更多壓力。
應該說,能坐穩“非洲之王”的位置,離不開傳音對供應鏈、渠道、營銷策略的精準把控,但起步于低價市場的傳音怎么樣更好“向上”走,進一步穩定住局面,是他目前面臨的重要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