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23日,全球央行年會在美國懷俄明州杰克遜霍爾舉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備受關注。目前貨幣市場交易員預期,美聯儲在今年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達到80%。
會議前夕,投資者觀望情緒愈加濃厚,亞太市場漲跌不一。東南亞股市多數下跌。泰國SET指數周跌0.48%,報1253.39點;越南胡志明指數周漲1.04%,報1647.03點;印尼雅加達綜合指數(JKSE)周跌0.5%,報7858.85點;新加坡海峽指數周漲0.53%,報4253.02點;馬來西亞吉隆坡綜合指數周漲1.34%,報1597.47點;菲律賓馬尼拉指數周跌0.53%,報6281.58點。
亞太其他主要股指同樣下跌,日經225指數周跌1.72%或745.02點,報42633.29點;韓國KOSPI指數周跌1.76%,報3168.73點;澳大利亞S&P/ASX200指數周漲0.32%,報8967.4點。
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上海外國語大學金融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章玉貴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上周亞太股市震蕩與市場交易主體的觀望情緒偏濃存在一定關系,市場交易員押注美聯儲有極大概率在9月啟動降息。
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此前美聯儲降息預期降溫,避免市場過分定價,受此影響,上周市場情緒相對謹慎,國際資本逐漸減少風險資產配置,包括美股、亞太股市等在內的全球部分股市出現回落。此外,亞太市場前期過快上漲積累的調整壓力、美國關稅政策的持續影響以及部分亞太國家經濟數據不及預期等因素疊加也導致股市下跌 。
“后續亞太股市可能迎來反彈,抑制的市場情緒可能快速回暖。”王有鑫認為,全球流動性寬松預期、跨境資本重置效應,以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有所緩解,經濟增長動能逐步恢復,將推動亞太股市波動走強,部分估值合理、內需韌性較強或與域內其他經濟體經濟關聯度較高的股市將更具潛力。
出口難帶動泰國經濟
盡管受益于出口的強勢增長,但今年第二季度,泰國經濟增長仍較上一個季度放緩。
數據顯示,二季度泰國經濟同比增長2.8%,略高于市場預期,但低于上一季度的3.2%,環比來看,泰國經濟增長率從第一季度的0.7%放緩至0.6%。出口仍然是泰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但分析認為,由于預期經濟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拖累,加上旅游業面臨游客數量下降的挑戰,強勢的出口表現或難以持續。
Capital Economics預測泰國2025年全年GDP增長為2.7%,僅略高于2024年的2.5%。
鑒于增長前景疲軟和通脹低迷,預計泰國央行今年將至少再實施一次降息。
“出口仍是泰國經濟的亮點,這主要得益于美國推遲加征關稅,促使美國進口商加速從泰國進口商品,以規避未來數月的價格風險。”章玉貴表示,整體而言,泰國經濟受困于政局波動和外部貿易條件的不確定,上半年的整體表現在東盟國家的頭部陣營中乏善可陳,泰國經濟上半年3.0%的增速遠低于越南的7.52%,它在東盟中第二經濟體的地位已被新加坡超越。
泰國之外,東南亞地區的新加坡、印尼等經濟體在二季度都取得不錯的表現。近日,印尼中央統計辦公室(BPS)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尼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12%。這一增速不僅超出市場預期的4.8%,還創下自2023年二季度以來的最快季度增長紀錄。
市場分析認為,多重因素推動了印尼二季度經濟的強勁增長。首先,出口表現向好,得益于金屬、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和植物油等商品出口量的增加。由于國際買家試圖趕在美國加征關稅政策生效前完成采購,上半年印尼出口商品價值顯著上升。與此同時,印尼政府積極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全力開拓新的貿易市場,為出口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新加坡貿工部此前公布,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經季節因素調整后環比增長1.4%,高于市場預期的0.8%,同比增長4.3%。有分析認為,企業在美國加征關稅之前加快出貨,提振了新加坡的建筑活動和出口。
泰國、馬來西亞股票遭拋售
近一個月以來,馬來西亞股票頻頻遭遇拋售。
據馬來西亞交易所數據顯示,8月21日馬來西亞股市連續第20天遭遇凈賣盤。21日,全球基金凈賣出1290萬美元馬來西亞股票,為連續第20天凈賣出。
王有鑫表示,馬來西亞股市遭遇全球基金連續凈賣出受多重因素影響。從外部因素看,美國的關稅政策影響了馬來西亞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降低了外資對其市場的風險偏好。美聯儲降息時點和節奏懸而未決,也影響了國際資本的流動方向和配置結構。從內部因素看,馬來西亞經濟基本面面臨挑戰,受關稅政策影響出口增速放緩;主要貿易伙伴經濟增長疲軟,外需增長潛力受限;大宗商品產量低于預期;利率處于高點,抑制了企業投資和消費活動。
王有鑫進一步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轉移,馬來西亞在科技領域吸引的投資減少,房地產市場外資流出等,都刺激全球基金持續拋售馬來西亞股票。
其實不僅是馬來西亞股市,泰國股市同樣遭遇外資減持。泰國證券交易所 (SET) 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外國投資者持有的泰國股票比 2024 年底下降了24%,相當于損失了1.4 萬億泰銖。今年截至8月22日,泰國證券交易所指數下跌了10.49%。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仍占泰國股市總市值的 33%,投資主要集中在電子元件、銀行以及信息通信技術 (ICT) 領域。
研究顯示,外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與去年年底持平。截至 2024 年底,外國投資者持有 868 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總市值達 5.84 萬億泰銖,占泰國總市值的 33.8%。
除了泰國經濟的不確定性,有分析認為,由于全球投資趨向日益增長的科技企業,而泰國大部分上市公司仍以傳統業務為主,這使得泰國股票的投資吸引力大打折扣。從目前的趨勢看,外資拋售仍在持續進行中。
印尼意外降息
8月20日,印尼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由5.25%下調25個基點至5%。這是印尼央行今年以來的第四次降息,出乎市場預料。
降息消息公布后,印尼股市反應積極,當天基準股指漲幅超過1%,市場資金呈現流入態勢。印尼央行行長佩里·瓦吉約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壓力下,印尼需要為更高的經濟增速預留政策空間。央行將繼續關注未來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以推動更高水平的增長。
目前,外界對印尼的經濟預測頗為樂觀。花旗銀行認為,盡管面臨挑戰,印尼在2026年實現5.4%的增長目標仍有可能。
章玉貴則分析稱,印尼的五大支柱行業——制造業、農業、貿易、建筑業和采礦業的成長性很強,加上充裕的勞動力資源,結合印尼作為新興大國地位的不斷提升,有望支撐印尼在2030年跨入中等經濟強國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