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8月20日至22日,日本橫濱市主辦第9屆非洲開發會議(又稱“日非峰會”),約50個非洲國家首腦出席峰會。
日本在峰會上提出“印度洋-非洲經濟圈”倡議、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計劃、簽署自貿協定等對非合作新舉措,被認為有意抗衡中國在非洲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同時為自身的經濟安全尋求保障。
提出經濟新構想
20日,在峰會開幕式演講中,日本首相石破茂拋出一個經濟新構想與一個人才新計劃,受到外界關注。
經濟新構想是一項名為“印度洋-非洲經濟圈”的倡議。
根據該倡議,日本擬建立連接非洲和印度洋的新物流網絡,打造一條貫通印度、中東、非洲的工業產品和礦產資源供應鏈。
有評論指出,日本提出“印度洋與非洲經濟圈”倡議,既是經濟輸出的嘗試,也是地緣博弈的投射。
該倡議被視為日本“印太戰略”重要一環,同時要在經濟安全保障方面發揮作用,以促進重要物資供應鏈多元化。
人才新計劃是關于扶持人工智能(AI)領域的人才培養計劃。
日本擬于未來3年為非洲培養30萬名人才,涵蓋工業、醫療保健、教育等領域,另外還將培養約3萬名年輕人投身AI行業。
此舉旨在提高非洲年輕人和女性的能力以及確保就業。
擬與非洲簽自貿協定
探討日本與非洲國家簽署自貿協定也被認為是峰會一項重要議題。
截至目前,日本尚未與任何一個非洲國家簽署自貿協定或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日本經濟產業界認為,相比先行一步的韓國、印度及歐洲國家,日本已經落后。
日本政府計劃成立一個由政產學各界參與的協商機制,投入大約兩年時間來研究可行性,為正式談判鋪路。
肯尼亞等具有物流樞紐地位的東非國家以及非洲最大人口國尼日利亞已被優先納入考量。日本最終目標是與整個非洲簽署自貿協定。
輿論認為,在美國關稅壓力日增的情況下,日本希望通過與非洲國家達成自貿協定來拓展出口市場,尤其是擴大日本對非洲出口汽車等產品。
此次日非峰會還準備了其他“誘人”措施,包括為非洲提供貸款擔保以及對日本企業給予投資獎勵。
石破茂在演講中談及一項與非洲開發銀行合作的最高達55億美元的貸款計劃。
峰會最后一天還將通過成果文件《橫濱宣言》。
峰會期間,石破茂還將展開“馬拉松會談”,計劃與約30位非洲國家首腦分別舉行會談,強化雙邊關系。
提供中國以外新選項?
非洲開發會議開始于1993年,每5年在日本和非洲交替舉行,之后改為每3年舉行一次。
分析認為,日本推出一系列加強與非洲合作的新舉措,凸顯其意欲同中國、俄羅斯競爭對非影響力的考量。尤其是非洲眼下深受西方援助削減、地緣沖突及氣候變化危機影響,日本有意提供中國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非洲雖然被視為世界“增長中心”,但是當前面臨多重挑戰。
內部,正在經受高失業率、貧困率上升、通脹、地區沖突、氣候變化等困擾。
外部,美國高關稅政策給非洲帶來壓力。同時,隨著特朗普政府關閉國際開發署,非洲國家接受的美國等西方援助大減。
但是,相比中國在非洲投入真金白銀和長期用心耕耘,日本的替代方案能否取得同等成效,對非洲又有多大吸引力仍被打上問號。
還有評論指出,日本打算與非洲深化合作還有其他盤算。
安全與經濟被認為是日本對非戰略核心,東京已將非洲定位為保障日本經濟安全的重點地區。比如,對非加強經濟合作可有助于抵御美方關稅沖擊、提升供應鏈韌性,以及獲取非洲關鍵礦產資源。此外,通過對非展開外交魅力攻勢,還可提升日本在國際舞臺的存在感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