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終于落地,又一千億級券商來臨 。
8月16日,證監會核準西部證券成為國融證券主要股東,核準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國融證券、 國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首創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實際控制人。對西部證券依法受讓國融證券1151433439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64.5961%)無異議。同時,監管部門對二者的后續整合工作提出了多項明確要求。
在政策東風吹拂下,這類并購已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選擇,更成為行業整合的典型樣本。受訪人士分析,此次并購是一次“政策東風+區域互補+牌照補齊”的典型案例,對西部證券而言是一次規模與區域布局的躍遷。盡管尚未達到改變行業格局的能級,但對其他中小券商而言,這是監管鼓勵、路徑清晰且時間窗口有限的“示范動作”,大概率觸發下一批并購交易。
歷時14個月核準批復
在上市券商中資產規模處于腰部位置的西部證券,其實早已有意通過并購實現擴張,此前就曾參與競購新時代證券,但未能成功。
此次并購國融證券的獲批,也經歷了14個月的審核與等待。8月16日,證監會網站對外公布《關于核準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變更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國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首創期貨有限責任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的批復》,標志著交易終獲放行。
在批復中,證監會對整合工作提出細致要求:國融證券應當切實做好與西部證券的風險隔離,嚴格規范關聯交易,嚴防利益沖突和輸送風險。西部證券應當會同國融證券按照報送證監會的初步整合方案確定的方向,在一年內制定并上報具體整合方案,明確時間表,穩妥有序推進國融證券與西部證券的整合工作。同時,首創期貨應當督促西部證券、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按照向證監會報送的方案,在承諾時限內穩妥有序完成首創期貨與西部期貨有限公司的整合工作。
談及并購進展,國融證券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目前按照監管的要求逐步完成相關工作,辦理相關手續。
雖歷時14個月之久,但西部證券并購國融證券整個過程頗為順利。
此次并購始于2024年6月21日,西部證券當日公告籌劃收購國融證券控股權;隨后雙方進入實質性談判,2024年11月7日,西部證券披露具體收購方案,股份轉讓價格為3.3217元/股,轉讓價款合計達38.25億元;2024年12月6日,公司股東大會高票通過收購提案,并購進入監管申報階段;2025年2月14日,證監會正式受理申請并提出四輪反饋意見,聚焦整合方案細化(含各下屬子公司)、股東資質核查、歷史合規問題、高管推薦權等核心事項;2025年8月14日,證監會核準該交易,近14個月的收購進程塵埃落定。
市場對此反應積極,Wind數據顯示,2024年6月21日至今,西部證券股價上漲超過43%。
記者就并購進展以及業務協同話題采訪西部證券,截至發稿沒有收到回復。
補短板、沖規模
隨著監管批復落地,市場關注點自然轉向并購所能帶來的協同效應和規模提升。
對于本次交易對公司的影響,西部證券此前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與國融證券的交易符合公司戰略規劃,有利于公司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資源整合,進一步提高公司證券業務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公司現有業務優勢與國融證券業務協同效應,有利于公司和投資者利益。
事實上,本次交易后,西部證券的資產規模、歸母凈利潤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西部證券表示,這有利于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從財務數據看,西部證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合并口徑)67.12億元,同比減少2.6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3億元,同比增長20.38%。2024年年末,公司總資產為959.64億元,凈資產為290.15億元。2025年一季末總資產破千億元,資產上升至1047.84億元。自營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是公司營收占較高的兩大業務。
被收購方國融證券作為民營中小券商,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1.19億元,凈利潤8552.90萬元,同比增長104.35%,其業務以投行和自營為主。2023年總資產、凈資產和凈利潤行業排名分別第78、95和105位,在全國擁有74家營業部,其中,內蒙古14家、北京6家、上海5家。
由此看來,若進展順利,西部證券合并國融證券后,總資產有望破1200億元,在經紀、投行、資管與自營業務的排名都將得到明顯提升,行業總資產排名預計由 29 位升至 23位左右。
“凈資本突破300億元后,可取得場外期權一級交易商、科創板做市、跨境收益互換等高門檻業務資格;在銀行間市場、交易所的債券承銷團競標中,注冊資本與凈資本權重提升,直接增強定價權?!笔茉L業內人士表示。
從業務區域分布來看,記者注意到,西部證券主要深耕陜西地區,主要覆蓋西北和華中市場。國融證券區域布局以內蒙古、北京、上海等地為主,集中在華北地區。二者的合并,有利于優化區域布局,實現資源的更合理配置。
正如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金融首席分析師許旖珊分析,西部證券此次并購的主要訴求正是“做大報表、提升資本實力排名”。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對西部證券而言,核心訴求是“補短板、沖規?!保渥誀I與區域投行見長,但網點高度集中在陜西,全國布局與財富管理短板明顯。國融證券擁有 72 家營業部(內蒙古 14 家)+ 國融基金 + 首創期貨,可與西部證券形成“區域互補+牌照互補”。
談及并購協同效應,在柏文喜看來,在營業部層面:并購后西部證券營業部將由 99 家增至約 173 家,其中內蒙古一躍成為第二大網點集中省份,直接填補了華北真空。在業務層面:內蒙古是“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關鍵節點,國融證券在當地深耕多年,擁有政府及能源類企業客戶基礎,可助力西部證券在綠色能源、資源型企業的債券承銷及跨境資管業務上快速突破。
柏文喜坦言,并購導致的“質變”有限?!邦^部前十券商總資產普遍在 4000億—8000 億元,西部證券仍處于第二梯隊,資本實力尚不足以改變行業定價中樞,更多是在區域及細分業務上取得話語權?!?/p>
這一并購也呼應了西部證券2024年年報中提出的戰略目標:成為一流綜合投資銀行,通過打造客戶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和資本消耗型業務路徑,整合財富信用、自營投資、投行、資管及機構業務五大板塊。
中小券商彎道超車
西部證券收購國融證券的案例,是2024年以來證券行業并購潮的縮影之一。在政策引導、資本驅動與市場競爭的多重作用下,行業整合進程將逐步加速。
從政策環境來看,監管層一直積極推動證券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資源整合與實力提升。
在這一導向下,自2025年起,券商行業并購重組提速。4月11日,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完成合并并正式更名為“國泰海通”,這場備受市場矚目的整合落下帷幕。新公司的總資產、歸母凈資產和凈資本等多項核心指標均躍居行業第一,競爭格局迎來重大調整。6月19日,國信證券收購萬和證券96.08%股權的方案獲深交所并購重組委審議通過,該交易將助力國信拓展區域覆蓋,加速在跨境資管及創新業務領域的布局。而在這一系列并購動作中,西部證券成功取得國融證券的控制權,成為當前整合浪潮中又一標志性事件。
展望行業發展趨勢,東吳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孫婷表示,在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券商業務進一步轉向專業化、綜合化,行業集中度提升趨勢或進一步凸顯。未來,在政策支持下,預計證券業的并購重組案例將會增多,資源整合或將成為券商快速提升規模與綜合實力的重要方式,大型券商可通過并購進一步補齊短板,鞏固優勢;中小券商則有望通過外延式并購打造規模效應和業務優勢,從而快速做大,實現彎道超車。
西部證券并購國融證券一案,也為其他中小券商提供了戰略啟示。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該案例驗證了中小券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三大可行性路徑:一是具備國資背景的中小券商可抓住“現金并購+政策窗口”實現快速躍遷;二是出售控股權時可保留20%—30%的股份,兼顧退出與戰略協同;三是在并購邏輯上,區域互補(網點)與牌照互補(基金、期貨)成為成功率最高的整合模式。
有受訪人士預計,未來行業并購潮將進一步提速,預計 2025—2026 年將出現至少 3至5起類似體量的并購,行業十大主要競爭者所占的市場份額有望由 60% 提升至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