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又稱“南沙金融30條”)正式發布三個月后,廣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等四部門日前發布《關于貫徹落實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各部門精準施政提供明確的工作指引。
在“南沙金融30條”基礎上,《實施方案》著力于推動金融創新與產業發展,圍繞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加強社會民生領域金融服務、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等7個方面,提出了88條落實舉措。
《實施方案》鼓勵轄內銀行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與外部投資機構深化合作,推動“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新模式,推動金融服務在科技企業生命周期中前移,探討投資收益抵補信貸風險的可行路徑。《實施方案》還明確,推動商業銀行在南沙設立科技支行等科技金融專營機構,依托科技支行探索開展認股權貸款等股債混合型融資模式;探索在科技支行內針對廣州市和南沙區政府引導基金的已投企業設置“白名單”,推動貸股擔保租綜合發力,給予企業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
隨后,廣東金融監管局組織召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支行建設動員大會,明確科技金融在推進科技創新中要發揮好基礎性支撐作用,要以做專、做優、做強一批產品特色化、制度差異化、管理體系化、服務多元化的科技支行為著力點,以點帶面,推動廣東科技金融服務實現“量”與“質”的全面提升。
廣東金融監管局方面強調,科技支行作為銀行經營性機構中最貼近科創前沿的“毛細血管”,是銀行開展科技金融的重要抓手。要通過監管賦能、政策賦利,著力打造一批專業化、特色化標桿科技支行,擦亮廣東銀行業科技金融服務的“金字招牌”。
廣東金融監管局方面還指出,要著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務精準性和匹配性,構建更加貼合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加大對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金融支持力度,大力發展“股、貸、債、保、擔”聯動的多元金融服務體系。
政策紅利釋放下,商業銀行正加速布局南沙業務發展新賽道。興業銀行南沙分行率先響應,與南沙區的深海智人、阿達半導體、芯粵能半導體、明珠電氣、德鄰航空和平謙國際(南沙)產業園6家重點客戶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興業銀行南沙分行行長鄧劍鋒透露,此次簽約的客戶與南沙區“2+5+2”現代化產業體系息息相關。接下來興業銀行將融入南沙“2+5+2”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加大對南沙區科技創新、高端制造、數字經濟、海洋產業等重點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南沙經濟高質量發展。
“特別是針對南沙重點發展的海洋產業和未來產業,興業銀行南沙分行將聚焦海洋經濟、商業航天、全域無人等戰略新興領域,提供多維度金融支持服務,助力南沙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與未來產業集群。”鄧劍鋒表示。
據鄧劍鋒介紹,到2027年年末,興業銀行南沙分行為南沙重點產業提供的融資支持不低于100億元,在融資總額中占比不低于30%;科技金融貸款規模達45億元,綜合服務科技金融客戶達到500戶;綠色金融貸款規模達10億元,綜合服務綠色金融客戶超過8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