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的不斷升級和芯片產業的快速迭代,數據中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高功率芯片服務器散熱需求以及算力增長帶來的能耗挑戰。在此背景下,高效散熱、節能低碳的液冷技術成為數據中心冷卻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期,液冷服務器概念持續升溫。8月18日,曙光數據基礎設施創新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冠龍閥門節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高瀾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強瑞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股票漲停。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目前,液冷服務器正處于快速滲透期,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率先進行大規模部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浙商證券測算,英偉達GPU及各大云廠商自研ASIC芯片共同驅動液冷市場快速增長,預計2025年至2027年液冷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354億元、716億元和1082億元。
“液冷服務器的主流技術路線包括冷板式和浸沒式,前者因改造成本低更普及,后者更適合超大規模集群。”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表示。
北京秦淮數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淮數據”)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浸沒式液冷技術是將服務器浸泡在冷卻液中,冷卻液是一種不導電的氟化液,成本十分高昂。公司目前在液冷方面主要采用的還是冷板式液冷技術方案。
據IDC《中國半年度液冷服務器市場(2024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市場規模達到23.7億美元,與2023年相比增長67.0%。其中,冷板式解決方案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
從長遠來看,液冷服務器有望成為數據中心散熱的主流方案,推動行業邁向更高技術水平和規模化發展。
產業鏈公司積極布局
面對市場需求的爆發式增長,行業公司正密集布局液冷服務器相關業務。
據了解,除冷板液冷外,秦淮數據還擁有IDEC(間接蒸發冷卻)、無水冷卻、浸沒式液冷等多種風冷及液冷解決方案,可支持高達140kW的高密度機柜。上述秦淮數據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向數據中心液冷趨勢,公司聯合生態伙伴,啟動了冷板液冷系統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規范系列行業標準的立項,加速數據中心冷板液冷系統的標準化、規范化進程。”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了國內首個行業標準化超智融合算力平臺Nebula800。該平臺涵蓋多種先進液冷技術與能源動態優化機制,能提高部署密度,降低高負載運行能耗。
飛龍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接受調研時透露,目前公司液冷領域主要客戶及建立聯系的達80家,有超120個項目正在進行中,部分項目已經量產。此外,公司在穩固國內市場的同時,正積極拓展海外服務器液冷市場,持續擴大業務版圖。針對機器人關節等部位日益增長的液冷散熱需求,公司依托在電子泵、溫控閥及集成模塊等新能源熱管理產品上的技術優勢,正積極布局機器人領域液冷市場。
珠海博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持續為海外大客戶提供AI服務器測試設備,在測試設備中已植入自研液冷散熱方案,并積累了相關技術儲備和解決方案。
在市場驅動下,多家上市公司預計2025年中報業績實現大幅增長。
今年上半年,北京中石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科技”)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6億元至1.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5.01%至105.75%。中石科技表示,AI賦能下新興消費電子、數字基建(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等行業新產品快速迭代,新的散熱方案需求增加,公司高效散熱模組、核心散熱零部件、高性能導熱材料等營收同比增長較快。
深圳市飛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榮達”)預計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8.86億元,凈利潤為1.55億元至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3.95%至123.69%。飛榮達表示,上半年公司通信領域相關業務開展順利,其中,AI服務器散熱相關業務與部分重要客戶的合作有序推進中,營業收入顯著增長。公司憑借多年的散熱技術積累與戰略布局,持續加大研發和技術儲備,并不斷迭代產品,以保持通信領域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未來,隨著兩相冷卻、微通道液冷等新技術突破,以及國產化冷卻液研發降低成本,液冷服務器有望向中小型數據中心下沉。”郭濤表示,預計未來幾年液冷滲透率將大幅提升,成為綠色計算的關鍵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