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穩定幣條例》在8月1日正式生效,香港進入穩定幣合規時代,牌照申請、場景探索成為熱議話題。
“目前牌照申請熱度很高,我們接觸到的就有數十家。”從事虛擬資產合規業務的人士吳君(化名)告訴界面新聞,盡管從8月起才正式受理申請,但已有很多內地背景機構與香港金管局進行了前期溝通,涉及行業包括互聯網、實業、金融等。連日以來,為了處理咨詢業務,加班到凌晨對吳君而言已經是家常便飯。
在全球興起穩定幣的熱潮下,香港希望通過立法搶占“數字幣鑄幣權”。《穩定幣條例》所意圖規制的穩定幣,是香港自2022年10月發表《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以來,繼虛擬資產交易平臺之后正式納入虛擬資產監管框架的第二項業態,也是目前Web3行業內最受矚目的業態之一。
互聯網大廠、銀行、支付公司等企業均是牌照的角逐者,包括京東幣鏈科技、圓幣創新、螞蟻、渣打銀行、香港電訊等。
產業鏈上下游也感受到這一熱度,且早已著手準備迎接市場。“目前申請的機構非常多,入場熱情很高。”星路科技CEO蔡華向界面新聞表示,正在跟幾個穩定幣供應商在前期溝通,像渣打銀行、京東幣鏈、圓幣等,這幾家頭部機構已有一定的系統積累,在業內看來有望最快落地,“供應商正在部署各自的場景,我們預計會接入他們的生態系統,進行第一批穩定幣的兌換,可以叫鑄幣商或兌換商。”
星路科技為復星旗下復星財富控股自主孵化的一站式財富科技平臺,合作伙伴涵蓋券商、銀行、家族辦公室、財務管理機構等金融機構。公司在7月發布了一站式RWA技術、發行及分銷平臺,該系統具備新增錢包、充幣提幣、穩定幣兌換 (法幣與穩定幣之間)等功能,旨在為金融機構接入RWA和穩定幣市場的分銷和交易提供交易服務。
目前,復星國際已獲香港證監會升級版1號牌照,可通過虛擬資產交易平臺(VATP)提供綜合賬戶服務。而公開消息顯示,復星國際旗下復星財富國際控股此前在香港提交了“星幣”“Fosun Wealth RWA”等商標注冊申請,商標申請涵蓋虛擬資產、人工智能及跨境金融三大方向。
蔡華提及,屆時會進行一級分銷,拿到穩定幣跟發行商之間做日常兌換,可以理解為鑄幣的過程,這是一個鏈上行為:“不過,如何快速實現用法幣兌換代幣放到鏈上,以及贖回時保證系統閉環,這些方面都在探索,處于早期的系統研調、試驗階段,畢竟正式的牌照也還沒落地。”
穩定幣之所以掀起熱潮,離不開其市場空間。根據Coin Metrics的統計,2023年穩定幣鏈上結算量達到了10.8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已經接近Visa同年12萬億美元的全球交易量。
龐大的需求正在吸引更多入局者。在香港某基金公司負責資產管理的曾毅向界面新聞表示,公司已經著手部署RWA業務有一段時間。如果拆開底層來看,穩定幣跟貨幣基金的底層99.9%是相同的,不外乎現金、存款、國債、超高等級的債券和票據,其存在的目的在于讓剛剛接觸幣圈的人有一個緩沖、適應的的地方,提供了一個鏈上價值穩定、可以相對冷靜轉換資產的工具,“在7×24小時的交易環境中,客戶擁有一種熟悉的、收益可以被解釋的資產,來自于傳統世界的國家信用或者公司信用。這也是為什么穩定幣最早出現時主要服務于幣圈客戶的原因。我們認為,未來穩定幣和代幣化貨基會是一個雙軌的存在。”
華夏基金(香港)今年以來陸續發行了港元數字貨幣基金、人民幣數字貨幣基金和美元數字貨幣基金。華夏基金(香港)行政總裁甘添提及,隨著穩定幣即將在年底落地,旗下代幣化基金的一個服務方向在于成為穩定幣世界的生息工具。
不過,與入場者熱情程度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官方牌照的開放數量。吳君了解到,香港金管局首批不會發放太多牌照,“行業也有聲音認為,此次開放力度很小,門檻也很高。例如,政策要求的最低2500萬港元或等值款額的實繳股本要求,一上來就‘勸退’了不少玩家。”
香港金管局在7月29日舉行的技術簡報會上提到,初期每一名香港合規穩定幣持有人的身份須經核實,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香港穩定幣持有人暫時采用實名制。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亦提到,預計首階段只會發出個位數的牌照。
針對穩定幣發行人,港府要求合規性、具體性和可持續性。后兩者對實在且可持續經營的應用場景提出了要求,這也是出于對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的防范。
在《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中,香港政府也提及將與香港持牌穩定幣發行人合作,研究如何在不同的現實場景中應用穩定幣,以充分發揮其作為支付結算工具的潛力。
漢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珣專注于金融科技、金融服務與跨境資管等領域,他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指出,盡管《香港宣言2.0》僅提及用以提升政府支付效率等有限場景,并未明確說明將支持穩定幣的具體應用場景,鑒于代幣化生態的持續豐富,預測未來穩定幣不排除被用于代幣化資產(如代幣化債券、代幣化基金、RWA代幣份額等)的鏈上申購、贖回乃至流轉,從而為代幣化資產注入市場流動性的可能性。
“特別地,《香港宣言2.0》中明確指出將檢討代幣化相關的法律與監管框架。我們理解,此舉旨在解決現有香港金融監管框架下,依托傳統金融產品進行鏈上登記的代幣化資產無法有效流通的固有障礙,從而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鼓勵投資者參與投資代幣化資產。在這一過程中,穩定幣作為可信的鏈上支付工具,無疑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李珣分析道。
蔡華認為,跨境支付會是穩定幣最基礎的應用場景,其次是基于支付場景之外的、不同穩定幣之間或者不同配對幣種之間的兌換,也就是傳統外匯交易在鏈上變成了配對交易。
“最后,當穩定幣發行完之后,需要考慮如何在存儲以外進行金融資產的鏈接,穩定幣供應商要考慮怎樣利用傳統金融資產進行底層的儲備管理和價值管理,有可能用法幣跟政府購買政府債、貨幣基金等,而鏈上供應商則可以直接購買RWA。”蔡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