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日電 (陶思閱)從近期結束的鏈博會到11月將舉行的進博會,中國以實際行動力挺開放合作,吸引多家外企持續加碼投資。
德國化工企業漢高大中華區總裁安娜表示,借助進博會平臺,漢高深度串聯起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加速全球創新方案在本土的落地生根。這更堅定了其持續加碼中國市場的決心。
在工業領域,今年3月,漢高完成對蘇州博克工廠的收購。同月,總投資約9億元人民幣的漢高鯤鵬工廠在山東煙臺啟動試生產。全新的漢高粘合劑上海應用技術中心于5月正式投用,通過本地化的應用測試和工藝放大,進一步加速創新成果落地轉化。
盡管全球經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中國市場仍保持著強勁韌性。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長期增長潛力,讓跨國企業繼續作出投資中國的決定。
在蘇州工業園區,來自德國的福沃克集團不久前宣布增資5億元人民幣,以利潤再投資的模式在當地擴建底盤懸掛系統零部件生產基地。據了解,這已是福沃克集團在中國的第四次增資。
中國潛力巨大的綠色經濟,也令全球投資者看到商機。
如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所言,數字化和綠色低碳已成為全球產業的大勢所趨,也是產業界共同追求。中國依托強大的產業鏈基礎推動綠色產業快速發展。
施耐德電氣在華的30家工廠和物流中心,已有21家“零碳工廠”,15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其中,無錫工廠以AI等數字化技術驅動端到端的綠色生態設計,追蹤價值鏈碳排放,兩年減少了90%的范圍一和范圍二碳排放,減少了65%的范圍三碳排放,拿下世界經濟論壇“可持續燈塔工廠”稱號,為產業綠色轉型提供范本。
總投資達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一期,于7月在廣東惠州正式投產。此次投產的項目采用綠色技術,實現氮氧化物排放減少50%、溫室氣體減排35%。
該項目投產后,將規?;a高附加值化工原料,應用于消費品包裝、汽車制造、家電生產等領域。
特種化學品公司路博潤亞太區副總裁劉茂樹表示,中國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策源地,更是全球標準制定的關鍵參與者。隨著“國七”排放標準的推進,該公司的潤滑油業務版塊將加強自主創新,進一步降低灰分與磷含量。
丹佛斯是來自丹麥的知名工業企業。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認為,綠色是“共同語言”,也是中歐經貿增長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中國市場正在為我們多個行業的綠色解決方案帶來新發展機遇。”徐陽表示,以2024年為例,丹佛斯在數據中心、半導體、船舶和儲能等相關行業的業務均實現強勁增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