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大悅城地產有限公司將通過協議安排的方式回購股份,并計劃在香港聯交所撤銷上市地位。
交易對方為除大悅城和得茂以外的大悅城地產其他所有股東,每股計劃股份換取0.62港元現金,總計約29.32億港元。協議安排生效后,計劃股份將被注銷,大悅城地產將申請撤銷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股權結構方面,協議安排前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4.18%,得茂持股2.58%,計劃股東持股33.24%。協議安排后,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將增至96.13%,得茂持股3.87%。
大悅城地產成立于1992年,2013年在聯交所上市。大悅城地產以開發、經營和管理大悅城為品牌的城市綜合體為主要業務方向,同時開發、銷售、投資管理其他物業項目,擁有投資物業、物業開發、酒店運營、管理輸出及其他服務四大業務板塊。
據公告,截至2024年末,大悅城地產已經布局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長江中游等五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及周邊輻射區域,成功進駐中國內地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沈陽、杭州、南京、成都、西安、重慶、青島、武漢、三亞、長沙、蘇州、廈門、南昌等24個城市及香港,擁有或管理32個大悅城、大悅匯和其他商業項目,以及北京中糧廣場、香港中糧大廈等一線城市黃金地段的優質投資物業,杭州鷺悅朗云府、西安悅著.央璟等熱門銷售物業,以及三亞亞龍灣瑞吉度假酒店、三亞美高梅度假酒店、北京華爾道夫酒店等國際頂級品牌奢華酒店。
近年來,在行業周期性發展的影響下,大悅城地產的市場表現呈現出階段性波動,流動性亦隨之承壓。數據顯示大悅城已經連續三年虧損。
2024年,大悅城控股實現營業收入約357.91億元,較2023年下降2.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約29.77億元,較2023年下降103.1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66.17億元,較2023年下降37.82%;總資產約1785.75億元,下降9.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約105.96億元,下降23.46%。
不過2025年上半年,大悅城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00萬元-120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大悅城坦言本次交易是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的戰略舉措。
大悅城公告中解釋,“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增厚對大悅城地產的權益,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時,本次交易將有效增強本公司對旗下資產的統籌配置能力,促進不同業務板塊及項目間資源優化配置,釋放協同潛力,發揮資源聚合效益,有力提升本公司整體運營效率、市場競爭力,推動公司核心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及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