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投資主線獲市場人士持續看好。
4月以來,全球貿易局勢引發投資者廣泛關注,自主可控作為抵御外部風險的關鍵屏障,成為市場重要投資主線之一。
業內人士表示,在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國產替代加速推進,產業鏈自主能力提升,持續看好自主可控領域投資機會。
19只自主可控潛力股出爐
證券時報·數據寶在A股公司(不含北交所)中,按機構評級家數在5家以上、2025年以來被券商出具的研報(截至5月9日,下同)標題中含“自主可控”關鍵字兩個條件進行篩選,19只業績自主可控潛力股浮出水面。
雙林股份年內漲幅達175.65%,居首。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汽車內外飾及精密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部件、新能源動力系統、輪轂軸承、滾柱絲杠、滾珠絲杠等。
華鑫證券表示,雙林股份全資收購無錫科之鑫,實現內螺紋磨床自主可控,為其在高精度絲杠制造領域奠定了最關鍵的技術基石,也使其成為全球少數能夠量產制造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杠的企業。
數據顯示,雙林股份同時獲外資和內資共同青睞,公司一季度末獲北上資金、公募基金持股數量占流通股的比例分別達2.26%、7.24%。
從機構關注度來看,北方華創、海光信息、深南電路、科大訊飛評級機構家數均超20家。
北方華創評級機構家數高達32家。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和新能源裝備等電子工藝裝備,以及電阻、電容、晶體器件、模塊電源、微波組件等電子元器件。
據公司2024年年報,北方華創已加快自主可控供應鏈生態建設、完善供應保障體系,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華金證券表示,北方華創致力于打造平臺型半導體設備企業,將充分受益于需求增長及國產化進程加速,長期增長動力足,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7股業績超預期
上述19只個股中,寒武紀-U、北方華創、海光信息、科大訊飛、中國化學、中瓷電子、雙林股份7只個股在今年一季報披露后,獲券商出具了包含“超預期”的點評業績分析報告。
從估值水平來看,中國化學最新滾動市盈率最低,僅為7.76倍,估值處于近十年歷史極低位。公司是我國化學工業工程建筑領域內資質最為齊全、功能最為完備、業務鏈最為完整、行業內具有突出優勢的領先企業,今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4.45億元,同比增長18.77%。
東方財富證券表示,中國化學己二腈項目助力相關產業實現自主可控,后續化工實業產線的逐步達產將厚增公司業績,同時在自主可控背景下,公司估值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國盛證券認為,中國化學一季度業績增長超預期,實業板塊盈利有望改善,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此外,中瓷電子最新滾動市盈率為37.52倍,估值處于近十年歷史低位。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23億元,同比增長48.81%;近期該股股價表現亮眼,周K線已三連陽。
浙商證券指出,中瓷電子是國內領先的電子陶瓷、第三代半導體供應商,為自主可控核心標的。公司一季度業績超預期,精密陶瓷零部件實現批量供貨,估值有望提振,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2股獲機構大額加倉
據數據寶統計,上述7只業績超預期的自主可控潛力股中,截至5月9日,寒武紀-U、海光信息4月以來獲構凈買入金額均超5000萬元。
寒武紀-U獲機構凈買入5460.2萬元,居首。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1.11億元,同比增長42.3倍;實現歸母凈利潤3.5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4月以來股價累計上漲12.36%。
國泰海通證券認為,公司業績超預期,隨著國內CSP廠商需求增加,AI芯片加速放量,業績有望維持高增。
寒武紀-U近日公告,擬定增不超過49.8億元投資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臺、軟件平臺等項目。
對此,國海證券表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興未艾,智能芯片自主可控大勢所趨,公司作為智能芯片領域全球知名的新興公司,定增加碼智能芯片布局,迎接自主可控發展機遇,有望受益于大模型發展帶來的算力需求,以及公司產品不斷迭代,維持公司“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