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5月10日電(郭其鈺)5月10日,2025中國數谷·西湖論劍大會在浙江杭州開幕。政產學研用各界人士從數據要素價值釋放、人工智能創新突破、數字時代安全共生等角度,共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當前,在數據要素價值日益凸顯、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升級的背景下,數據要素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已成為驅動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
當日會上,國家數據局數字科技和基礎設施建設司、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以及杭州市等共同啟動“數據要素×人工智能賦能高質量發展倡議”。該倡議將在深化制度創新、加快技術創新、推動組織創新、支持場景創新、重視生態創新五方面,著力構建開放、融合、協同、安全的“數據要素×人工智能”新格局。
以杭州為例,作為數字經濟起步較早地區,該市正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數字經濟向智能經濟升級。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方毅當日介紹,杭州擁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兩大平臺,以通用大模型支撐行業專用模型發展,目前已有24個模型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
“杭州將圍繞AGI、ASI、具身智能以及數據要素賦能實體經濟等重點,推進‘三數一鏈’基礎設施框架與數據供給保障體系建設,率先建成一批行業數據空間和高質量數據集,探索人工智能與數據安全合規發展新路徑,并圍繞具身智能等發展重點,開放和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及具身智能應用場景。”方毅表示。
在數據要素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過程中,只有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才能實現數字技術對經濟社會的可持續賦能。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長趙澤良從網絡安全角度分析說,不僅要用人工智能解決安全問題,更要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范式變革,敢于突破現有理論體系,探索新的方法框架,最終實現網絡安全與科技創深度融合,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既要看到人工智能帶來前所未有發展機遇,也要看到它帶來前所未遇風險挑戰,讓大模型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才能實現敢用、可用、好用。”杭州安恒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淵認為,在數據要素化發展新階段,數據安全要從靜態安全向動態安全迭代升級,需要對數據、業務和行為意圖進行更深入理解,安全智能體是解題的關鍵核心。
當前,全球數字經濟正經歷從規模擴張“上半場”向價值深耕“下半場”的關鍵躍遷。
“人工智能熱潮的突破性發展表明,沒有數據就不可能實現人工智能,數據質量定義了模型能力的天花板。”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梅宏認為,數據要素化是將數據作為重要生產要素,并通過多種手段使其參與社會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這一過程包含多個遞進層次,即數據資源化、數據資產屬性、數據資本化。
據了解,杭州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試點城市,位于杭州高新區(濱江)的“中國數谷”,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關鍵技術創新攻關、產業生態培育、行業深度應用等方面,不斷夯實數字經濟新基座。
如在海洋經濟領域,當日會上發布了海洋經濟行業可信數據空間階段性建設成果。該項目通過整合國家級海洋數據資源,構建“空天地海”一體化數據資源體系,搭建海洋經濟可信數據空間標準規則體系,有力支撐跨主體數據的安全有序共享與高效利用。未來海洋經濟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將深度融入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海洋經濟價值倍增與數實深度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