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黃金價格表現強勢,屢次創下歷史新高,國內品牌金飾價格更是突破每克880元。如此趨勢下,一些更具性價比的非品牌黃金憑借克價低、工費低等優勢吸引了一大批消費者。
2月15日下午,位于北京西城區的鼎昌百年金店早已開啟“人擠人”模式,這家標榜“自有工廠加工”的“北京水貝黃金”人氣爆棚,排隊的顧客多得從店內一直延伸到門外,隊伍中不乏年輕情侶的身影。正在備婚的95后曾星星(化名)女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里的款式也很精巧,并且勝在價格便宜,在品牌金飾每克800多元的情況下,這里的價格還不到700元,每克只有679元,工費還不貴。”
對此,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創始發起人袁帥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反映出消費者在購買黃金時愈發注重性價比,呈現出理性消費的趨勢。“面對高昂的品牌金飾價格,消費者開始尋找價格更為親民但質量仍有保障的黃金產品。”
金價強勢,消費者不愿為品牌溢價買單,“水貝模式”受青睞
2025年以來,黃金持續“狂飆”。
年初至今,現貨黃金價格最高漲幅已超11%。雖然在連漲七周并創下歷史高位后,倫敦現貨黃金、COMEX期貨雙雙失守2900美元/盎司關口,但很快又在隨后的兩個交易日里迅速回彈,保持高位震蕩。國際投行高盛、瑞銀等也看好金價走勢,分別將2025年黃金價格高點上調至3300美元/盎司、3200美元/盎司。
受此影響,國內品牌足金首飾掛牌價也在開年不久邁入“8字頭”,此后持續攀升。目前,有的品牌足金首飾掛牌價已突破880元/克大關。相比之下,采用“水貝模式”的“經濟友好型”線下黃金店鋪受到不少年輕消費者的追捧。
據了解,水貝黃金中的“水貝”指的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的一個地名。深圳水貝是全國最大的黃金批發市場之一,有句話叫“世界珠寶看中國,中國珠寶看水貝”,這里的黃金都是按照“大盤價+工費”來結算的,甚至一克也批發,既沒有品牌溢價,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價格非常實惠,這就是所謂的“水貝黃金模式”。
在某社交媒體上,關于“北京水貝”等話題的討論度頗高,相關分享量超230萬篇,在這些分享中,鼎昌百年、天雅珠寶城、萬風珠寶等普遍采用“當日大盤金價+工費”的銷售模式,被稱為“北京人自己的水貝”。
“正所謂買漲不買跌,金價漲得高,我們買金的熱情也更高。”小紅書博主E姐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其實如果不是本著品牌或者款式的,完全沒必要買品牌黃金。
喜歡黃金的她,最近剛在“北京水貝”之一的天雅珠寶城買了個戒指和手鐲。她表示,天雅珠寶城的金價都是根據大盤金價實時更新,按照“基礎金價+工費”來銷售,一般每克比國內大盤金價多10—15元,一件按批發價走,工費一般在10—60元/克。“這邊金子純度夠,款式足,每克比商場專柜便宜100多元省下來的錢都足夠再置辦一件首飾了。”
曾星星也告訴記者,因為今年有購買五金的打算,但自己又不想為品牌溢價買單,蹲了大半年,也沒見黃金明顯回落,所以她決定選擇在北京水貝買金。
“在當前金價高漲的情況下,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具有性價比的非品牌黃金。”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種趨勢反映出消費者在購買黃金時,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和價格,而非僅僅追求品牌效應。
他補充道,雖然黃金價格在上漲,但與此同時消費者對黃金的信任度、對黃金的需求也在提高。“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其保值增值的功能更加凸顯。”
在袁帥看來,金價高企的背景下,消費者的購金需求呈現出復雜化的特點。“一方面,部分消費者受黃金保值屬性和避險需求驅動,仍然愿意購買黃金,尤其是投資屬性的金條和金幣等產品。另一方面,高昂的金價對傳統黃金飾品消費產生了明顯抑制,消費者在購買金飾時變得更加謹慎,可能會選擇減輕購買重量或尋找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碰瓷”紫金礦業?系加盟商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被稱為“北京水貝”之一的鼎昌百年金店,其門店招牌帶有“紫金OG”標志,下方標注著上市公司紫金礦業的代碼,并寫有“世界500強紫金礦業旗下高端黃金品牌”字樣。對此,有消費者認為,鼎昌百年是上市公司紫金礦業旗下的金店。
《華夏時報》記者在搜索該店在社交媒體賬號中發布的內容時也發現,鼎昌百年旗下分店在去年的營銷中,曾采用諸如“紫金礦業合作品牌”“鼎昌百年和紫金礦業合作”“鼎昌百年與世界500強【紫金礦業】深度合作”等表述。
對于這一合作的真實性,2月17日,《華夏時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上市公司紫金礦業披露電話,對方表示,紫金OG(Original Gold)是該公司旗下品牌。而關于“鼎昌百年”,對方表示并不清楚,但他同時表示“若未授權,(鼎昌百年)應該不敢這樣(宣傳),這應該沒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紫金OG為紫金黃金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旗下高端零售品牌,該品牌主打“源頭黃金”,宣稱采用獨特的定制模式,每件金飾都是用初煉金專屬定制。
鼎昌百年全稱“北京鼎昌百年珠寶有限公司”,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13日,注冊資本50萬元,僅有一名自然人股東。
2月18日,《華夏時報》記者又以消費者身份詢問鼎昌百年某分店工作人員,店里黃金產品是否來自紫金礦業,對方回復,“現在沒有了。”隨即記者追問,“為什么招牌上仍寫有紫金礦業?”對方表示系“之前合作”“還沒有拆”。當記者試圖進一步了解前期雙方合作的具體情況,詢問鼎昌百年此前是否代銷紫金礦業旗下的黃金產品時,對方并未再做出回應。
2月18日稍晚些時候,紫金OG方面的工作人員亦聯系到記者反饋稱,北京鼎昌百年為該品牌加盟店鋪,去年下半年雙方合作到期。不過,如果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可以幫忙聯系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處理。隨后,又有鼎昌百年相關工作人員聯系到記者,對方亦表示,去年下半年雙方合作到期,彼時紫金OG相關貨品就已撤出,目前僅剩招牌因為春節期間工人放假沒有及時更換,未來鼎昌百年和紫金OG或紫金礦業將沒有任何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