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二季度突破30萬億元大關后,保險公司資金運用規模繼續高歌猛進。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公布2025年二季度保險業資金運用數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突破36萬億元,同比增長17.4%。其中財產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2.35萬億元,人身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32.6萬億元。
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險公司和財產險公司投資于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余額為4.73萬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25%。
股票投資占比持續提升
權益投資占比持續提升是近兩年保險投資的典型趨勢。
券商中國記者根據金融監管總局公布的二季度數據梳理,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險公司和財產險公司投資于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余額為4.73萬億元。
其中,人身險公司投資于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余額為4.35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7%,在人身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中占比13.34%,達到2023年以來高點;財產險公司投資于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余額為3792億元,在財產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中占比16.16%,環比明顯增長。
保險公司開展股票投資的熱情快速增長,是保險資金權益投資占比提升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險公司投資于股票的資金運用余額為2.87萬億元,占比達到8.81%,較2024年同期增長1.8個百分點;財產險公司投資于股票的資金運用余額為1955億元,占比8.33%,較2024年同期增長1.84個百分點。兩類公司股票投資余額占比均達2022年二季度以來高點。
保險公司權益資產較快提升受到多重原因影響:一是股市上漲使得存量資產出現較多浮盈;二是低利率環境和新會計準則等疊加影響,推動保險公司調整負債和資產端布局,加大權益資產配置;三是系列政策打通“長錢長投”入市堵點,促進險資權益資產配置空間進一步打開,推動資產負債更加匹配的同時,助力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不過,與股票投資占比持續上升相對應的是,保險公司投資于證券投資基金的占比下降,這或與近年保險公司更加注重股票直接投資以及新會計準則分類有關。
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險公司投資于證券投資基金的資金運用余額為1.48萬億元,占比4.53%,較一季度末下降0.13個百分點;財產險公司投資于證券投資基金的資金運用余額為1837億元,占比7.83%,較一季度末下降0.41個百分點。
債券資產超17萬億元
債券一直是保險公司投資布局中的定海神針,一度占據險資投資的半壁江山。2014年—2021年,隨著險資投資渠道放開,其投資于債券的余額占比持續位于40%以下。但2022年以來,保險公司債券投資再度迅速升溫。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人身險公司和財產險公司投資于債券的資金運用余額17.87萬億元,較2024年末大增1.9萬億元,位居各投資品種之首。其中,財產險公司投資于債券的資金運用余額為9455億元,占比為40.29%,人身險公司投資于債券的資金運用余額為16.92萬億元,占比達到51.90%。保險公司投資于債券的資金運用余額和占比均為十年來新高。
與此同時銀行存款占比持續下降。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人身險公司和財產險公司投資于銀行存款的資金運用余額占比分別為8.02%和17.24%,仍在持續下行。
保險公司近年來持續加大債券配置力度,既有長期負債剛性匹配需求,也與利率長期下行背景下穩定的高收益合意資產減少有關。
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對外發布《關于國債等債券利息收入增值稅政策的公告》(下稱《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對在該日期之后(含當日)新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的利息收入,恢復征收增值稅。
根據公告,對在該日期之前已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包含在2025年8月8日之后續發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繼續免征增值稅直至債券到期。
民生證券分析師張凱烽等分析認為,保險資金由于負債的約束,整體投資以絕對收益風格為主,債券投資占比體量較大,充當了“配置基本盤”的角色,《公告》對部分券種的稅收調整不改債券作為險資配置“壓艙石”的定位,從久期訴求來看,長久期債券也將繼續是險資重點配置的方向。
分析還認為,險資配置上或有望轉向更具稅收優勢或其他收益更高的投資品種,在鼓勵保險作為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情況下,長期來看,權益配置有望持續提升,權益投資或更加重視“絕對收益來源”,高股息OCI股票的配置有望繼續增配,從而緩解國債等券種增值稅提升以及長端利率中樞下行帶來的配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