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國慶假期,不僅是一場消費盛宴,更是經濟活力的透視鏡、市場信心的晴雨表。長假期間,證券時報記者深入一線,實地走訪樓市、車市、黃金、手機、白酒、餐飲、旅游等多個行業,推出“國慶消費調研”系列報道,以饗讀者。
國慶長假也是黃金珠寶飾品的“消費旺季”,但高金價之下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如何?
黃金飾品銷量同比減少
“可能放假都出去玩了吧,反正今天的顧客不多。”10月1日,記者走訪了深圳水貝多個大型黃金珠寶廣場,多位商家表示,由于金價居高不下,最近一段時間的黃金飾品銷量同比下跌20%左右。
買賣之間,是消費者和投資客無盡的考量,一位深圳地區黃金珠寶資深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作為“移民城市”,許多回鄉過年的消費者都會選擇黃金飾品作為“禮物”,但目前持觀望心態的消費者比較多,不少非剛需的消費者想看看接下來的走勢再決定是否下手。
“今年,黃金多次突破歷史高位,前幾天水貝的黃金飾品金價已經突破每克600元,我從來沒見過這個價格,但對于‘漲’這個詞其實已經麻木了。”水貝金展廣場一家品牌黃金門店的店長說。
“本想在國慶期間趕著有活動購入‘三金’,看著現在的金價實在下不去手。想了想,金飾品也不是剛需,就先不買了。”有消費者對記者表示。
近日,有市場消息稱老鋪黃金宣布漲價,整體漲幅在4%到11%之間。老鋪黃金淘寶旗艦店客服向記者透露,目前老鋪黃金漲價品類僅包括飾品,金條金幣類價格本應是隨行就市調整價格,為了讓利給顧客,所以延遲到國慶前調價。
盡管面臨漲價壓力,但在國慶長假到來之前,不少品牌金店提前做起了促銷活動,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客流。不過,雖然多家品牌金店都推出了一定的優惠活動,但從記者走訪情況來看,多家金店的生意都較為冷清。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品牌金店的國風國潮系列或IP聯名款產品都會采取“一口價”模式計價。“一口價”的黃金首飾大多是克重較輕的產品,工藝有別于傳統方式,價格也相對較高。記者發現,“一口價”黃金飾品的漲價勢頭仍在繼續。有業內人士建議,即便是“一口價”的黃金首飾,其成分、克重等信息也會對消費者的購買選擇起到關鍵作用,商家應該把相關信息都標注出來,讓消費者在充分知情的情況下作出選擇。
“套現黃金買股票”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我買的金飾價格在每克380元左右,剛剛以每克585元的價格回收了。即便算上工費,每克都凈賺185元。”有消費者打趣說,“挺后悔之前金價便宜的時候沒有多買點,最近A股市場火熱,套現一點黃金來增加現金,多看看股市的機會。”
盡管國際金價在近幾天出現小幅回調,但市場數據顯示,COMEX黃金期貨價格在9月份依舊累計上漲4.75%。在一些柜臺前,記者看到不斷有消費者前來咨詢回收事宜。有商家表示,很多消費者會根據自己的心理價位,從中長期的角度購買投資金條作為家庭資產的配置,但還是建議投資者更加理性地消費。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4年二季度中國黃金市場回顧與趨勢分析》顯示,在金價飆升和經濟增長放緩的雙重影響下,金飾消費需求降至2009年以來的同期新低。不過,黃金ETF和金條金幣的投資需求卻創下新高。
日前,世界黃金協會發文稱,8月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出庫量為102噸,月環比增長17%,但年同比下降37%。盡管出于季節性因素(業內各大活動臨近、10月初銷售旺季即將到來)推動黃金出庫量實現月環比增長,但黃金消費的疲軟仍持續抑制上游實物黃金需求。
有分析人士表示,近期金價上漲主要原因是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多數大宗商品漲價或加劇通脹,但黃金因非工業必需品,其走勢與通脹關聯不緊密。美元貶值時,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常升值,兩者趨勢同步,而地緣政治雖能影響金價,但非決定性因素。
展望未來,高盛早前報告指出,受美國債務危機、美聯儲降息以及對沖需求增加的影響,到明年年初金價有望漲至每盎司2700美元。花旗更加樂觀,根據歷史經驗,到今年年底金價有望站上3000美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