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大福、周生生等知名黃金品牌銷售價格已突破800元/克。多家銀行年內已經二度上調個人黃金積存金起投門檻,起購點上漲至650元或700元。
然而,與金價飆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多家黃金品牌的經營承壓,業績與門店數量雙降。
金價漲勢迅猛,消費者是否買賬?投資者還能否“追金”?
年輕人的新選擇
金條替代傳統婚嫁三金
10月23日,大河財立方記者實探鄭州多家黃金品牌店鋪了解到,周六福、六福珠寶等足金飾品價格高達815元/克,優惠后價格基本在765元/克左右。
金價飆升,誰還在買黃金?
“不少新人買婚嫁‘三金’,已經不選擇項鏈、手鐲這樣的傳統飾品了,而是直接買金條,省下了工藝費,也更保值。”六福珠寶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投資金條的價格一般比金飾低100元左右,如果趕上促銷活動價格還能更劃算。
雖然不是節假日,但是鄭州金多銀多珠寶商場內依然熱鬧。
“周末人更多,雖然金價高,但是黃金市場從來不缺消費者。”鄭州金多銀多珠寶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同于品牌店鋪,批發市場的金飾單價反而比投資金條的單價高出10元左右,這主要是含金量有所區別。
不過,高價黃金確實勸退了一波消費者。
“現在價格太貴了,也不知道未來會不會降。”劉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前兩年還會選購一些金飾,但是現在金價太高了,也不是剛需,所以近期并不打算再購買黃金產品。
有金店工作人員表示,相比去年,今年購買黃金飾品的人確實減少了,買投資金條的有所增多。
這一點在數據上有更直觀的表現。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523.753噸,與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5.61%。其中:黃金首飾270.021噸,同比下降26.68%;金條及金幣213.635噸,同比增長46.02%。
隨著金價狂飆,#有人賣黃金一單變現234萬#“囤金大戶忙變現黃金”等關于黃金回收的話題屢次沖上熱搜。
記者實探發現,黃金品牌回收價格和銷售價格一般相差150元左右;批發市場的差價則比較小,每克相差20元左右。當記者提出有金飾希望回收時,不論是批發市場還是品牌店鋪都更推薦以舊換新的方式,表示“以克換克”更加劃算,沒有折舊費。
不過,以舊換新也有前提,需要消費者增購1.3倍或1.5倍。簡單來說就是換取的新金飾得比回收的金飾克重大,消費者補多出來的部分即可。
對于該情況,高級黃金投資分析師許亞鑫分析,一方面當顧客選擇以舊換新時,店鋪可以通過銷售新的黃金首飾獲得更高的利潤;另一方面,店鋪通過以舊換新,可以更好地管理庫存。舊黃金可以重新熔煉成新的黃金材料,用于制作新的首飾,從而減少原材料的采購成本。
上游喜,下游愁
黃金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
金價飆升,黃金產業鏈卻呈現兩極分化態勢,上游金礦企業與下游零售公司業績表現“冰火”兩重天。
日前,山東黃金、湖南黃金分別發布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受益年內金價大幅拉漲,兩家企業的凈利潤均大幅預增。
湖南黃金表示,公司預計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7億元—6.89億元,同比增長68.50%~79.40%。山東黃金公告稱,預計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8.5億元至22.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05億元到9.05億元,同比增加37.52%到67.26%。
不同于黃金礦業公司的表現,周大福、六福集團等多家知名黃金品牌的經營業績卻不盡如人意。
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10月22日公告,第三季度零售值同比降21%。其中,內地直營店及加盟店的同店銷售分別同比下降24.3%及20.3%。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10月17日公告,2025財年第二季(7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整體零售值按年下跌16%,主要受高基數效應及金價屢創新高影響;整體零售收入按年下跌25%;本季凈減少76間店鋪。
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黃金產量179.634噸,同比增長0.58%,黃金消費量523.753噸,同比下降5.61%
東吳證券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分析,受消費者觀望情緒影響,黃金珠寶業的短期業績受金價上漲下跌的節奏影響會出現較大波動。黃金珠寶公司普遍采用加盟模式,直營門店占比低,金價急漲使得終端動銷變慢,從而抑制加盟商拿貨需求,最終對收入業績造成影響。
黃金價格處于高位
投資者還能否“追金”?
金價不斷刷新歷史紀錄,銀行黃金積存金起購點也“水漲船高”。
今年以來,建設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宣布上調個人黃金積存金起購點。部分銀行年內二次上調起投門檻,起購點上調至650元或700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近期部分銀行上調積存金起點金額等,主要是金融機構跟隨金價上升,相應調升黃金投資起點金融。改為動態或浮動掛鉤有助于提升交易便利性。部分金融機構跟隨金價變化調整黃金定投起點金額,是落實監管相關規則要求,預計后續仍會有金融機構跟進。
記者注意到,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在一些多資產、多策略的固收類理財中布局了黃金資產,整體仍以穩健為主。
2024年上半年,受金價上漲提振,國內黃金ETF持有量上升至92.44噸,較2023年底61.47噸增長30.97噸,增長幅度為50.38%,是2013年7月國內黃金ETF上市以來的歷史最高值。
黃金價格處于高位,投資者還能否“追金”?
“不建議高位‘追金’,投資有漲有跌。投資者如果看好黃金中長期的前景,建議分批買入,用時間來拉平自己的買入成本。”許亞鑫提醒,不同的黃金理財產品還存在不同的特性和條款,如到期日,贖回條件,費用結構等等。投資者需要仔細閱讀產品的說明書,了解產品特性并評估自身的風險偏好,先三思而后入市。
周茂華表示,目前黃金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影響黃金價格走勢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對投資者專業性要求較高。從穩健投資角度,投資者需要理性投資、多元化投資組合,把握積存的節奏,并且防范潛在波動風險。
專家預測
黃金價格仍有一定上行空間
10月21日,黃金再次迎來“高光”時刻,國際金價歷史上首次突破2730.00美元/盎司。
金價為何持續走高?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表示,金價再度飆升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近期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不斷攀升,推升市場避險情緒,是助推黃金這一避險資產不斷升值的重要驅動因素;二是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彰顯韌性、“特朗普交易”重啟,共同推動通脹預期反彈,而黃金作為抗通脹資產價值凸顯,導致金價不斷上漲。
金價是否還會繼續走高?
“后續來看,我們認為,美國經濟仍將放緩,從而帶動實際利率走弱,加之在全球‘去美元化’、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以及央行購金(全球央行的黃金持有數量以及全球主要的黃金ETF持倉量近幾個月仍處于進一步上漲的狀態)等因素的支撐下,黃金價格仍有一定上行空間。”白雪同時也提到,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并不意味著美元一定會持續走弱,未來不排除美國經濟基本面與歐洲及日本對比較強,導致美元指數有較強韌性、轉而上行的可能。同時,后續隨著美、歐通脹逐步降溫,黃金的抗通脹屬性將有所削弱,這些都可能抑制金價上漲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