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以及即將到來的國慶假期,都是黃金消費市場的旺季。
隨著國際現貨黃金再創新高,國內黃金零售價格也快速跟漲。近日,證券時報記者實地走訪深圳水貝以及多個黃金珠寶品牌店發現,為了迎接中秋、國慶消費旺季,品牌金店推出一系列力度較大的促銷活動,但由于不少品牌優惠后的價格仍然較高,消費者普遍看得多、買得少。企業端方面,一些公司零售業績也出現了下滑,門店數量也有所減少。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周大福在內地的門店數量已減少180家。
而在深圳水貝,近日的金飾金價已經達到每克588元,一些大賣場的人氣依舊高漲。記者對多位商家進行采訪,這些商家都表示節假日的人氣還算可以,但對比起去年年底和年初的高峰已經遜色了不少。
“過去在中秋與國慶假期前夕,下游金店都會提前采購大量新款金飾品備貨,但今年的備貨量大幅減少。”有水貝商家表示,“現在,許多年輕消費者成為黃金零售的主力,但他們購買的金飾克重較輕,受高金價的影響不大。”
記者在現場也發現,許多金飾店推出設計感十足且克重不高的款式,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幾位年輕消費者還對記者表示,他們開始選擇實物黃金作為其儲蓄的一種方式。
與此同時,在一些金條柜臺前,記者看到不斷有消費者前來購買或咨詢回購事宜。有商家表示,很多消費者會根據自己的心理價位,從中長期的角度購買投資金條作為家庭資產的配置,但還是建議投資者更加理性地消費。
公開信息顯示,在近日舉行的2024深圳珠寶節開幕式暨(第十一屆)中國黃金珠寶盛典上,中國黃金協會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會長王勝斌在致辭中指出,今年上半年,隨著黃金價格不斷刷新歷史新高,黃金首飾和金條金幣兩個類別的銷量呈現兩極分化之勢:溢價較高的黃金首飾消費大幅下降,溢價相對較低的金條及金幣消費大幅上漲。面對市場的變化,行業不僅看到了挑戰,更看到了新的機遇。市場當下,“90后”和“00后”已經穩固成為我國黃金首飾主流消費群體。而且,以古法金飾品為代表的精品首飾,繼續成為消費者最喜愛的黃金首飾消費產品,這也標志著我國黃金珠寶消費結構的顯著升級。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4年二季度中國黃金市場回顧與趨勢分析》顯示,在金價飆升和經濟增長放緩的雙重影響下,金飾消費需求降至2009年以來的同期新低。不過,黃金ETF和金條金幣的投資需求卻創下新高。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央行買盤、地緣政治和美聯儲降息預期推動下,金價連續刷新歷史新高。展望未來,高盛早前報告指出,受美國債務危機、美聯儲降息以及對沖需求增加的影響,到明年年初金價有望漲至每盎司2700美元。花旗更加樂觀,根據歷史經驗,到今年年底金價有望站上3000美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