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五年,穩健醫療(300888.SZ)走出了一條不疾不徐卻步步堅實的蛻變之路。
從最初被貼上“疫情紅利股”的標簽到如今成長為覆蓋醫療與消費領域的“全球化大健康平臺”,這家以棉花為起點的企業不僅跨越了行業的周期性波動,更在每一次挑戰中實現了自我超越。
2024年財報,已然勾勒出穩健醫療的全新輪廓:醫療板塊海外營收占比54.4%,剔除特殊需求產品后主營業務增長18.6%,研發投入累計超18億元,專利授權達986項。
董事長李建全,這位從湖北農村走出來的企業家,用34年的堅守與創新,將“穩健”二字刻進企業基因,書寫了一段中國醫療消費品牌的傳奇。
穿越周期:
從紅利依賴到結構突圍
2020年疫情突襲,穩健醫療因防護產品需求激增而備受關注,年內股價一度創下驚人漲幅。然而,李建全卻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認知,災難帶來的需求不可持續,能穿越周期的只有核心競爭力。
對行業的深入判斷,在五年后得到了有力印證。2024年,穩健醫療營業收入達89.78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剔除階段性高波動產品的主營業務營收同比增長達18.6%。
這種增長質量的提升,源于產品矩陣的系統性升級。在醫療板塊,高端敷料、手術室耗材等技術含量更高的核心品類成為增長引擎,2025年上半年手術室耗材收入達7.4億元,同比激增193.5%;在消費板塊,全棉時代核心爆品干濕棉柔巾銷售額保持較好增長,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8.1億元,同比增長19.5%;奈絲公主衛生巾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3億元,同比增長67.6%,凸顯了核心戰略產品的發展潛力。
當外部擾動因素逐漸退場,企業真正的成長能力才得以顯現。這就像老棉農打理田地,既要保證一季豐收,更要培育可持續的土壤。在2020年穩健醫療業務最繁忙的時候,公司依然堅持拿出4.11億元的研發開支,就是知道風暴過后必須有過硬的種子,以待日后持續茁壯成長。
這份戰略定力體現在財務數據中。自2020年登陸資本市場以來,穩健醫療已累計實施6次現金分紅,分紅總額達26.13億元,并在2025年半年度實施中期分紅2.62億元;同時,公司完成2次股份回購,金額合計6.95億元。截至目前,公司通過分紅與回購累計向股東回饋35.70億元,占首發募集資金凈額的100.30%,超出市場多數上市企業的平均水平,展示出穩健強大的內生現金流能力與長期資本管理意識。
繼2024年穩健醫療首次實施中期分紅后,2025年再度啟動中期分紅,這在同類企業中實屬罕見,這一決策反映了公司財務運營的確定性與分紅節奏的制度化。
股東利益不是賬面上的數字游戲,而是內生現金流能力的硬核證明。當別人忙著擴張時,穩健醫療以“產品領先、卓越運營、全球視野”的發展戰略,讓企業在行業調整期有足夠的彈藥。
技術破壁:
從跟隨模仿到標準制定
在武漢穩健工廠的10萬級潔凈車間里,一卷卷全棉水刺無紡布正通過自動化生產線轉化為棉柔巾,每一步都標注著 “自主研發” 的印記。
過去五年,穩健醫療累計研發投入18.08億元,保持年營收3%以上的研發投入強度。深圳、武漢、嘉魚三大研發中心布局,1360名研發人員組成創新梯隊,形成“基礎研發+場景轉化+品牌引導”的閉環。在醫療領域,硅膠、泡沫、藻酸鹽敷料形成完整組合、仿生人工角膜完成中試;在消費領域,全棉水刺無紡布技術和CottonTech面料持續迭代。
穩健醫療的技術突破往往帶著強烈的“問題導向”,回首全棉水刺無紡布的誕生正是生動實例。棉紗布雖然是純天然材質,非常好用,但紗布前期要經過紡紗、織布、裁剪等工藝,才能制作成紗布片、紗布墊等醫用敷料,使用中存在萬分之一掉紗頭的可能性,一旦落入傷口,可能引發感染隱患。
為破解這一難題,李建全帶領團隊走訪全球先進實驗室,歷經無數次試驗,終于在2005 年攻克全棉水刺無紡布技術,并以此為基礎形成技術集群,在美國、歐洲、日本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獲得專利授權。
截至2024年底,穩健醫療累計獲得專利授權986項,覆蓋材料工藝、產品設計、功能創新等多個維度,核心產品通過FDA、CE、MDR等認證,全面體現出企業持續的技術積累與產業化能力。
標準制定權的獲取是技術實力的最佳注腳。全棉時代于2009年推出棉柔巾品類,2021年末,穩健醫療作為第一起草單位主導制定國家標準《柔巾》,行業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確立。上市以來,穩健醫療參與制定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從全棉非織造布外科敷料到兒童口罩技術規范,多次填補國內空白。
“產品領先”是穩健醫療一貫的戰略,以創新驅動發展,持續打造高品質產品。在醫療領域,穩健醫療堅持核心基礎材料自主研發,重點品類持續迭代升級,確保產品性能、品質等方面引領市場。在消費品領域,以“全棉改變世界”為愿景,精選全球優質棉花作為原材料,通過醫療級品質打造差異化消費品,根據市場洞察快速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引領市場潮流。
產業實踐:
從募資到投產的效率革命
武漢穩健園區的智能倉儲中心里,AGV機器人在貨架間穿梭,通過MES/WMS系統實現高度柔性化與數字化生產。
這個占地12.52萬平方米的園區,是穩健醫療IPO募投項目的核心載體,總投資7.88億元,2024年產值達12.39億元,成為中高端醫用材料的生產重鎮。
對穩健醫療而言,資本市場的信任不能只停留在招股書上。投資者給予公司真金白銀的投入,要變成持續增長創造業績的產業價值。
截至2024年底,穩健醫療IPO募投項目整體完成率達95.2%,在湖南常德、湖北嘉魚等地形成的產業集群,構建起輻射全國的供應鏈網絡。這種高效轉化能力,讓公司在2024年醫療板塊海外業務爆發時,能夠快速響應全球訂單。
與此同時,智能化數字化改造是效率提升的關鍵。制造業務板塊,穩健醫療積極推進自動化和智能化升級,從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實現設備自動化操作,同時結合數字化和AI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管控的精準度。
醫療板塊,通過升級CRM系統,打通LTC全流程,實現院線5類業務銷售全鏈路線上化閉環管理,使銷售態勢可視、過程可管,跨部門協同效率提升30%,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全棉時代則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升級營銷云至4.0版本,構建全鏈路營銷閉環,融合5000萬+人貨場數據,建立400+用戶標簽體系與全渠道觸點矩陣;上線智能內容中臺,打通主流媒體觸點,接入AI輔助內容生成。“商品一通”重塑業務流程,助力高效決策;“數據一通”上線數據中臺,實現經營分析指標可視高效。
從“募資”到“投產”,穩健醫療以嚴謹推進與效率管理為抓手,不僅兌現了資本使用承諾,更將其轉化為長期競爭力的核心資產,充分體現出“把產業建在信任之上”的穩健風格與責任意識。
出海路徑:
從產品出口到能力輸出
遠在美國和多米尼加的GRI工廠里,一件件手術包在線組裝,供應給美國的醫療機構。這是穩健醫療2024年完成對美國企業GRI控股收購后的場景,標志著穩健醫療全球化戰略從“貿易出口”轉向“制造+銷售+服務”三位一體的本地化布局,成為國內為數不多具備全球尤其是美國本土布局的醫療企業。
在復雜國際形勢的沖擊下,穩健醫療海外銷售渠道增長勢頭依然良好,在GRI并購帶來增量的加持下,2025年上半年,穩健醫療海外銷售渠道實現營業收入14.3億元,同比增長81.3%,產品覆蓋歐美、日韓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數字背后是更深刻的變化:以前穩健醫療是把中國制造的產品賣出去,現在是把中國的智造、管理和服務帶出去。
穩健醫療在全球醫用敷料、感染防護和護理耗材領域正在建立起穩定的貿易鏈路與品牌認知。親水性纖維敷料成功通過歐盟最新MDR法規CE注冊,正式進入歐洲高端醫療敷料市場。醫用水凝膠傷口敷料實現量產并成功登陸海外市場,進一步豐富全球產品矩陣。
這不僅是營收端的海外拓展,更是從技術規范、產品標準到文化傳播的全球體系構建。穩健醫療的國際化是“中國品牌”的全球落地,公司所構建的海外產能、通道與品牌生態,正成為中國醫療消費企業“出海范式”的重要參考。
長期主義:
從商業成功到社會價值
在新疆的棉田里,農技人員正在測試穩健醫療與科研機構合作培育的棉花品種。近年來,穩健醫療聯合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完成全棉135育種、水刺專用棉育種擴繁等工作。正是基于對棉的深度理解與科學投入,穩健醫療持續讓每一寸天然棉纖維都被精準激活,服務于更廣闊的日常場景與多樣人群。
從一朵棉花出發,穩健醫療經過三十余年不斷探索和發展,企業經營模式持續轉型升級。
站在上市五周年的節點回望,穩健醫療的進化軌跡清晰可見:業務領域從醫療延伸至消費品;商業模式從OEM轉向自主品牌建設,由B2B拓展至B2C,從單一的海外市場轉為國內外市場并重,從美國納斯達克主動退市回歸中國A股上市;經歷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產品輸出到品牌賦能,再到理念引領的質變。
回首過去五年,巨變周期中穩健醫療迎難而上,拼搏苦戰,守住業務基本盤,不斷提升經營質量。在低頭總結過往經驗的同時,更要抬頭看清發展前路。行業周期循環往復,穩健醫療成立30多年來,已成功穿越五次經濟周期,底氣正是來源于始終滿足目標消費者和客戶的需求,來源于不為短期利益而改變戰略目標,更來源于“質量優先于利潤,品牌優先于速度,社會價值優先于企業價值”的核心價值觀。
深圳的晨光中,穩健醫療總部大樓的玻璃幕墻反射著天空的顏色。這家以棉花為起點的企業,正書寫著中國制造業的“穩健敘事”。這份“穩健”正是中國企業穿越市場波動、走向全球舞臺的核心力量,也是其從 “周期穿越者” 成長為 “全球領跑者” 的根本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