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群體結構變化和需求升級,國內消費正在發生一系列新變化。9月10日,以“聚力協同融合消費”為主題的2025國際消費大會在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期間召開,融合消費成為與會嘉賓討論的關鍵詞。
業內看來,融合消費不止于線上與線下、商品與服務、不同圈層和品牌,其催生了一批新消費場景和消費群體,也帶來了新的增量機會。
一方面,與會者認為,傳統的年齡、收入劃分標準已不足以定義今天的消費者,基于興趣、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新群體”正在重塑市場格局,而融合消費也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院長趙萍表示,過去很多品牌的消費者人群相對固定,也難以吸引新的消費者加入,通過跨界融合可以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新鮮感,并派生出更多新需求和新消費群體。
在大會上,兩家大型百貨零售企業上海百聯和王府井集團分享了在探索融合消費推動百貨轉型方面的新進展。
華聯商廈地處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有著30多年輝煌的百貨經營歷史,但近年來隨著消費市場和用戶變化,經營遭遇瓶頸。而在2023年與二次元文化融合后,這家老百貨轉型為百聯“ZX創趣場”,兩年客流突破2000萬,今年五一期間單日最高客流突破9萬。
上海百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次元業務發展部總經理章毅表示,這是上海百聯在傳統百貨向全新商業空間轉型的一次成功嘗試。改造的背后,一方面看重中國二次元經濟的巨大規模,2023年國內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已突破5億,未來五年年復合增長率達17%;另一方面發現年輕消費群體高度追求圈層認同、樂于為“情緒價值”和“悅己體驗”付費。他們購買的不再是簡單商品,而是情感寄托、社交貨幣和身份認同。
記者注意到,上海百聯并非簡單引入二次元產品銷售,而是采用“商業+文化”的融合發展模式。首先通過高銳度、主題鮮明的商業內容獲得圈層認可,再帶動大眾市場;招商也更加多元,除IP直營店外,還包括網紅店、線下主理人店、漫展和B站等平臺相關門店,形成頭部效應。在日常運營和設計方面,也更符合年輕消費群體喜好,在引入彈幕文化、宅舞活動之外,還打造二次元首發經濟和更豐富的文化互動活動,因此百聯“ZX創趣場”也被用戶稱為“中國二次元的文化圣殿”。
融合轉型為上海百聯帶來豐厚經濟收益。據章毅介紹,2024年百聯“ZX創趣場”銷售額同比增長40%,2025年1月至8月,在上年高基數基礎上,銷售額同比增長10%。
王府井集團也面臨類似挑戰。今年已開業60年的友誼商店坐落于北京長安街,曾見證北京百貨的輝煌,但隨著時代變遷,友誼商店一度經歷20余年停業,處于僵尸企業狀態。
王府井集團副總裁祝捷透露,今年5月友誼商店已重新開業,主打歷史與現代、文藝與煙火、中西文化三大碰撞,引流效果明顯;下一步,另一個北京百貨代表性門店——燕莎友誼商城也將轉型為高端體驗式“文化+零售”綜合體,今年年底就會啟動。她認為,商業零售正從傳統走向創新,需接納不同新事物。
業內看來,融合消費帶來的新機遇遠不止于此。融合消費下,消費場景正從“銷售貨品”轉向“提供解決方案和生活方式”。
ISPO中國負責人龐丹表示,如今中國運動戶外消費者更加注重“強體驗”,意味著需要大量服務產品承接品牌進入,而非僅僅貨品。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認為,銀發經濟中的融合消費同樣前景廣闊。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球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將達16%,中國老齡化進程更快。未來數字、智能、綠色技術的進步與廣泛應用,也將催生產品與服務的新消費市場。
在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會長趙健看來,消費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而“融合”正成為消費升級的核心關鍵詞。大量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將為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