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國太保(601601.SH;02601.HK)發布公告,擬根據股東大會授予的一般性授權,發行本金總額155.56億港元的零息H股可轉換債券,債券將于2030年9月18日到期。此次發行旨在獲取境外中長期低成本資金,進一步充實資本實力,為保險主業及戰略落地提供支持。
若債券按初始轉換價全部轉換,預計可生成約3.98億股H股,占中國太保當前已發行H股數量的14.36%、現有總股本的4.14%;在總股本因轉換股份發行而擴大至約100.19億股后,轉換股份占擴大后總股本的比例為3.98%,占擴大后H股數量的12.55%。
股權結構變化上,公告測算顯示,若債券全部轉換且無其他股份發行,中國太保A股股東持股比例將從當前的71.15%降至68.32%,H股股東持股比例從28.85%降至27.70%,新增債券持有人持股比例為3.98%,總股本將從96.20億股增至100.19億股。
認購安排方面,中國太保于9月10日與J.P.摩根證券(亞太)有限公司、瑞銀集團香港分行、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美林(亞太)有限公司及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簽署認購協議,經辦人將向不少于六名獨立專業投資者或機構投資者發售債券,且認購人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均非公司關聯人士。
資金用途方面,本次債券發行所得款項凈額預計約154.80億港元(扣除發行費用及開支后),將重點投向三大領域:一是直接支持保險主業發展,夯實核心業務競爭力;二是助力“大康養、人工智能+、國際化”三大戰略的落地實施,布局長期增長賽道;三是補充營運資金,滿足一般企業經營需求。中國太保表示,此舉符合公司業務發展規劃及資本結構優化需求,有助于增強營運韌性,構筑全球競爭優勢。
在2025年的中報中,中國太保董事長傅帆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將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功能使命,以深化改革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聚力實施大康養、國際化、“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戰略,加快建設新的核心競爭力,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定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大康養戰略將全面把握健康養老領域的確定性機遇,打造太保特色的高品質、可持續康養服務生態,提升客戶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促進康養服務與保險主業雙向賦能,加速發展健康險與養老金融,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國際化戰略將積極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以香港為“橋頭堡”和“首發地”,逐步融入國際市場,構建境內境外協同發展模式,全面提升跨境服務供給能力和全球資產配置能力。
“人工智能+”戰略將搭建企業級人工智能能力體系,推動AI技術在核心業務場景的規模化應用,促進效率效能提升、業務流程再造、客戶體驗優化和服務模式創新。
8月28日,中國太保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太保壽險2025年上半年實現規模保費1934.7億元,同比增長13.1%。內含價值達4450.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3%;新業務價值達95.4億元,同比增長5.6%,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32.3%;新業務價值率15%,可比口徑下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凈利潤207億元,同比增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