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工信部向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聯通”)頒發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目前,中國聯通已火速上線手機直連衛星業務。“聯通衛星”業務,資費為10元/月,包含2分鐘免費國內主被叫通話。
此前就具備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的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信”)則于2023年9月份在全球范圍內率先推出手機直連衛星服務。據中國電信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目前中國電信手機直連衛星業務在老撾正式落地商用,服務擴大至東南亞國家。今年上半年,中國電信衛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中國移動積極向工信部申請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牌照,為依法合規開展手機直連衛星業務奠定政策基礎。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中國移動面向6G天地一體,積極從政策爭取、技術攻關、商用推進等方面布局,推動構建天地融合、一體化發展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
工信部此前印發的《關于優化業務準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衛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各類經營主體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基礎設施、產業供給、技術標準、國際合作等綜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手機直連衛星等新模式新業態規模應用,發展衛星通信用戶超千萬,推動衛星通信充分融入新發展格局,有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萬聯證券披露的研報認為,《指導意見》明確,要推動手機直連衛星等新模式新業態規模應用,手機直連衛星有望成為衛星通信產業最重要的落地場景之一,商用進程將進一步提速。《指導意見》強調了衛星通信產業鏈的上下游創新協同,有望促進低軌衛星組網發射、6G等通信技術創新突破、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民用場景及終端直連衛星等多產業鏈環節的加速發展。
中關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方面,通信運營商能夠將衛星通信與地面5G-A網絡深度融合,開發新的業績增長曲線;另一方面,手機直連衛星業務能夠將通信網絡覆蓋至偏遠地區、海洋等,支撐智慧農業、深海養殖、極地科考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擴張,預計帶動衛星制造、終端集成、運營服務等萬億元級產業鏈升級。此外,手機直連衛星、汽車直連衛星等業務在應急通信、海事通信等場景的商業化落地,有望提升國家基礎設施韌性,降低自然災害、公共突發事件中的經濟損失。
在6G技術突破層面,項立剛表示,衛星通信經營許可的陸續發放,有助于加速我國“天地一體化”網絡建設從概念邁向實操。6G的核心愿景是實現“空天地海”全域無縫連接,而手機直連衛星技術正是打通“天基”與“地基”網絡的關鍵樞紐,加速我國在6G國際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