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簽約到開工,短短40天。
最近,北外灘核心區近年來首幅供應的商品住宅用地“綠城北外灘”正式開工。這幅地塊,7月底被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競得。“加速度”的背后是虹口區創新的制度供給——在企業拿地后一天內即啟動公示,并在一個月后完成整體方案和施工許可核發,較常規流程快了兩三個月。
“跟得上企業節奏的行政服務,給了企業確定性和信心。”虹口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拿地即公示”機制通過聯動各方提高“前置意識”,以預見性、主動性、系統性推動項目,讓新項目更好融入北外灘整體開發建設。這不僅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優化了營商環境,也為中心城區發力城市更新、推動北外灘職居平衡加碼。
專場預征詢會,給了企業“定心丸”
從圖紙上看,“綠城北外灘”項目區位優勢明顯,不僅靠近南北通道新出入口,且面向規劃中的北外灘中央綠軸,毗鄰正在建設的未來浦西第一高樓。土地出讓消息一出,就得到多家國內房地產企業關注。
“為此,虹口區推出企業專場預征詢會,解答問題。”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前期專業經理郟淵斌說,公司在拿地前通常會提前了解地塊情況,特別是周邊建設中項目與擬建設項目情況,再據此作出更準確詳細的方案提報集團決策。北外灘作為重點開發區域,建設項目多,涉及市區多個部門。根據公司關心的問題,虹口區規資局主動牽頭聯系市交通委、交警及區內建管、房管、綠容、生態等20余家相關部門,召開專場預征詢會,現場答復問題,“給了公司‘定心丸’。”
除了綠城,其他幾家有需求的房地產企業也舉辦了專場預征詢會,每次都邀請至少十余家市區相關單位和部門前來“答題”。
7月25日,該地塊由綠城競得,溢價率約46.33%,創下近年上海公開土拍溢價率新高。7月28日,“綠城北外灘”項目與虹口區簽約。
一起“磨方案”,與區域整體開發相融
9月5日,該項目迎來新節點——交地確認書、土地證、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方案、施工許可證等“四證一書”在同日完成核發。第二天,項目即開工。“對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政府環環相扣的流程就是真金白銀的支持。”郟淵斌說。
區規資局相關負責人坦言,“拿地即公示,交地即開工”除了要跑出加速度,更講求項目與北外灘整體開發建設的銜接。過去一個月,該局牽頭召開了多次溝通會,請相關部門與綠城一起“磨方案”。特別是針對綠城的一些創新做法,在確認符合現行規范的前提下,找到合適的“銜接點”。“盡可能做到既實現環境相融,又能推動職居平衡。”
郟淵斌介紹,“綠城北外灘”項目將創新打造社區內的立體交通,構建下沉庭院、風雨連廊、“空中森林步道”等慢行系統。而北外灘核心區將建通達各處的二層連廊,經過反復討論,項目將留出接駁口,將北外灘中央綠軸引入社區。同時,項目匹配北外灘建設高品質中央活動區的目標,拿出總面積的2%作為“人才房”交給虹口區,助力區域服務凝聚高層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