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間,上市銀行2025年半年報披露完畢。42家A股上市銀行共實現營業(yè)收入超2.9萬億元,同比增長逾1%;實現歸母凈利潤1.1萬億元,同比增長0.8%。
整體來看,在讓利實體經濟的前提下,銀行業(yè)的“期中答卷”突出一個“穩(wěn)”字,展現了經營質效和發(fā)展韌性,也為未來數智化轉型進行戰(zhàn)略布局。
此外,六大國有銀行均披露了2025年中期分紅方案,合計現金分紅總額將超2000億元。
從依賴“單一息差”轉向“多元收入”
整體看,上市銀行經營效益平穩(wěn)增長、資產負債分布更加均衡、資產質量保持平穩(wěn)。從營收結構分析,非息收入貢獻提升,上市銀行已逐步從依賴“單一息差”轉向“多元收入”。
其中,2025年上半年,六大行營收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合計規(guī)模達1.8萬億元,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6825.24億元。其中,農業(yè)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指標“雙增”。
此外,六大國有銀行均披露了2025年中期分紅方案,合計現金分紅總額達2046.57億元。其中,工行擬以每10股派發(fā)1.414元(含稅),總額約503.96億元,分紅總額位居上市銀行之首。
目前,人工智能(AI)的應用已成為銀行發(fā)展轉型的重要引擎。半年報中,上市銀行紛紛將AI提高到數智化轉型的戰(zhàn)略位置。具體來看,工行開展了“領航AI+”行動;農行則以《“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實施綱要》為指引,加快推進全行“AI+”規(guī)模化應用;郵儲銀行成立了企業(yè)級大模型工作組;興業(yè)銀行成立“人工智能+”行動領導小組與工作組,并發(fā)布《“人工智能+”行動方案(2025年—2027年)》,全面展開“人工智能+”行動。
在場景應用方面,截至6月末,工行在個人金融、金融市場、對公信貸等重點業(yè)務領域新增AI財富助理、投研智能助手等100多個應用場景;郵儲銀行已整合230余項場景開展AI建設,覆蓋各條線業(yè)務領域;建設銀行已全面賦能274個行內應用場景,重點支持授信審批、智能客服等核心領域。
在股份行中,招行目前已在零售、對公、風控、運營、辦公等多個領域共落地184個場景應用;浦發(fā)銀行則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支撐200多個數字員工應用場景建設,落地超50個標桿應用場景。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多家上市銀行半年報顯示,信貸業(yè)務的投放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并實現穩(wěn)健增長。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42家A股上市銀行貸款余額約18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約6%。其中,國有大行是信貸投放主力,貸款余額超12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了6.59%。
從信貸投放方向看,上市銀行持續(xù)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對公方面聚焦普惠小微、綠色金融、科技金融、制造業(yè)等重點領域,以及響應促消費政策,加大個人消費信貸投放力度。
在國有大行中,農行截至6月末發(fā)放貸款和墊款總額26.7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3%,增速位居大行首位。從對公貸款投向看,該行有多個重點領域增速較高:截至6月末,制造業(yè)貸款較上年末增長17.1%;綠色貸款較上年末增長14.6%;普惠貸款較上年末增長17.9%;養(yǎng)老產業(yè)貸款較上年末增長94.6%。
在股份行中,興業(yè)銀行在制造業(yè)以及金融“五篇大文章”貸款方面的投放頗具代表性。截至6月末,興業(yè)銀行的制造業(yè)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7%;科技貸款、綠色貸款、普惠貸款、養(yǎng)老產業(yè)貸款、數字經濟產業(yè)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2.5%、25.5%、11.5%、43%、11.5%,均高于整體貸款增速。
本站鄭重聲明:第一黃金網中的操作建議僅代表第三方觀點與本平臺無關,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據此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