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報披露收官。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加快培育創新動能,全市場研發投入超8100億元。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研發投入對上市公司發展至關重要,是推動創新和技術進步的主要動力,能助力企業開發新產品、改進現有產品,從而提升競爭力。
半導體等行業研發強度居前
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市場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27%,增速較去年同期提升近2個百分點。整體研發強度為2.33%,同比小幅提升。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全市場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連續增長。政策層面,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為企業研發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稅收優惠。資本市場層面,市場對科技企業的估值也進一步激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展望未來,隨著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研發支出強度有望繼續保持上升態勢。”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研發強度分別為4.89%、11.78%、4.63%,科技屬性進一步凸顯。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發揮創新示范效應,研發強度分別高于整體3.29個百分點和4.44個百分點。
Wind數據顯示,按照申萬行業劃分,軟件開發、生物制品、半導體、化學制藥、醫療器械等行業研發強度居前,均超過10%。
眾和昆侖(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些行業的共性是技術壁壘高,從研發到專利再到市場份額的轉化路徑清晰,企業積極以技術‘護城河’來應對全球競爭。同時,資本市場給予的高估值,減輕了企業短期利潤壓力,形成正循環。”
6家公司研發投入超百億元
整體來看,上半年研發投入超100億元的A股公司共有6家,分別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移動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
以比亞迪為例,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為308.8億元,同比增長53.05%,遠超同期凈利潤增速。公司稱,上半年堅守“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成功在電池、電子及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持續創新,不僅打破了海外品牌長期壟斷,更推動全球汽車市場格局重塑。
“這反映企業將研發視為‘生存剛需’。”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等關鍵領域,誰掌握核心技術,誰就擁有定價權。”
寧德時代在鋰電池領域深耕多年,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為100.95億元,同比增長17.84%。目前,公司已在全球設立六大研發中心、十三大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寧德時代正以創新為引擎,持續引領產業變革。
“技術創新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武澤偉表示,隨著產業升級加速,企業需要通過研發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從而獲得產品定價權和市場主導權。“在高科技和先進制造等領域,技術突破往往意味著更高的利潤空間和更強的行業話語權。”
記者梳理公告發現,上半年多家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出現大幅增長,尤其是一些傳統行業上市公司的創新意識明顯增強。例如,焦作萬方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形成了較穩定的“煤—電—鋁—鋁加工”一體化產業布局。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為323萬元,同比增長869.97%。公司方面表示,在管理層的帶領下,公司大力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自身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內生力。
展望未來,武澤偉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的技術競爭將愈發激烈,這將驅動企業持續增加研發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