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 (曹淼、方經綸)8月28日,由人民網與貴州大數據集團聯合主辦的“2025數博會·DATA之夜”活動在貴陽召開。活動上,視源股份黨委書記、首席戰略資源官段宇指出,人工智能正在從“感知理解”邁向“具身行動”的新階段。他強調,真正的智能需具備“身體”,能感知、交互并落地應用,而非僅存于云端與算法中。
段宇認為,機器人的生命力源于解決真實問題,必須聚焦“剛需場景”,實現更多社會價值。他表示,當前具身智能正以多樣化的物理載體呈現,其形態設計始終以功能任務為首要導向。
隨著仿生技術與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機器人正通過模仿生物的身體結構與認知機制,實現更自然、靈活的人機交互與環境適應。硬件進步與算法創新也將推動機器人形態進一步多樣化,數據處理更加高效和智能。
相較于傳統AI,具身智能對數據集提出了更高維、更復雜的要求。段宇指出,這類系統需融合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模態數據,并涵蓋物理交互與因果關系,不僅回答“是什么”,更需明確“怎么做”和“為什么”。其評估標準也遠超準確率與召回率,需綜合考量任務完成度、安全冗余及環境適應性等多方面表現。
為推動數據要素更好賦能產業,段宇提出三方面關鍵建議:一是建立統一標準與開放協同的生態,構建“統一數據底座+行業采集節點+通用標準體系”,打破數據孤島;二是創新數據采集與治理模式,降低高昂的采集與硬件成本,確保數據合規、安全、可用;三是推動產業與數據的良性互動,鼓勵機器人在實際場景中持續學習與優化,形成“應用-數據-優化-再應用”的正向循環。
段宇總結,隨著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具身智能將真正推動人工智能完成從“感知理解”到“具身行動”的跨越,為千行百業帶來深遠的智能化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