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
8月20日,芯原股份盤中表現亮眼,一度觸及漲停,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截至收盤,該公司報收147.04元,漲15.52% ,總市值達773億元。
這一股價異動,主要源于一則市場傳聞:字節跳動正與芯原股份聯手設計一款先進的AI算力芯片。對此,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向界面新聞明確否認了該消息,稱字節跳動與芯原股份并無AI芯片相關合作。
芯原股份成立于2001年,主要依托自主半導體IP,為客戶提供平臺化、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務和半導體IP授權服務。在人工智能領域,芯原股份擁有圖形處理器IP、神經網絡處理器IP等六類處理器IP,可提供面向AI應用的軟硬件芯片定制平臺解決方案,涵蓋從端側到云側的多種計算設備。
該公司于2020年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此前歷經多輪融資,吸引了眾多知名機構參與。
2003年至2010年間,其先后完成A至D輪融資及一輪戰略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5780萬美元。2018年,公司通過股權融資引入英特爾資本、IDG等24名投資人。2019年6月,芯原股份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輪融資,獲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3.5億元增資。
傳聞中所提到的AI算力芯片,承擔著處理海量數據、運行復雜算法的重任,其性能直接決定了AI系統的運算速度與效率。隨著AI應用的爆發式增長,從智能語音助手到復雜的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對AI算力芯片的需求呈指數級上升,也讓相關產業鏈公司備受關注。
在AI技術領域,字節跳動成果頗豐。其基于自研云雀大模型開發的豆包平臺,已成為綜合性AI智能助手,涵蓋多種模型版本,可滿足不同場景需求。今年6月發布的豆包1.6系列模型支持多模態理解與圖形界面操作,能處理真實世界問題,在復雜推理等測試中表現突出。
至于字節跳動與其他廠商聯手設計AI芯片,此前也有不少消息傳出。
去年上半年,有媒體報道,字節跳動與博通公司計劃合作開發AI處理器,由臺積電制造。該AI處理器旨在確保字節跳動有充足的高端芯片供應,當時設計工作推進順利,不過尚未進入標志著設計階段結束、制造開始的 “流片” 環節。但很快,字節跳動否認了這一傳聞。
同年9月,又有傳聞顯示,字節跳動計劃與臺積電就AI芯片開展合作,稱字節跳動正在自研兩款AI芯片,分別用于模型訓練和推理,爭取在2026年前實現這兩款自研芯片的量產。字節跳動回應表示報道不實,“公司在芯片領域確實有一些探索,但還處于初期階段,主要是圍繞推薦、廣告等業務的成本優化,所有項目也完全符合相關的貿易管制規定。”
外界對字節跳動在AI領域的投入情況也頗為關注。今年1月,有消息表明,字節跳動2025年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投入超120億美元,其中為2025年購買AI芯片準備了400億人民幣,是2024年支出的兩倍,另計劃在海外投資約68億美元。
對此,字節跳動相關人士否認了這一消息。該人士強調,字節跳動非常重視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與投入,但相關預算與規劃傳聞并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