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在消費、投資、研發三大方向持續發力,成效顯著。消費領域,社零總額穩步增長,品質消費與新型消費亮點頻現;投資領域,重大項目推進有力,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領先,民間資本活力持續釋放;研發領域,投入規模穩居全球前列,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新興產業加速壯大。三者協同發力,將助力實現“十四五”經濟發展目標。
消費向新而行
社零總額從2020年的39.1萬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萬億元,年均增長5.5%,今年則有望超過50萬億元;過去四年最終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56.2%,比“十三五”期間提高8.6個百分點……“十四五”期間,消費主引擎和穩定器作用增強,新產品、新模式、新場景蓬勃發展。
“煥新”,新型消費亮點紛呈——
正值暑期,北京西單大悅城名創優品酷暑夏日主題快閃北京首展拉開帷幕,多家新店盛大開業?!拔鲉未髳偝且灾匕跏装lIP活動及優質首店為核心驅動力,強勢啟動暑期消費引擎。”西單大悅城相關負責人介紹。
當前,谷子經濟、潮玩盲盒等新潮流新風尚興起,國貨“潮品”暢銷國內外,老字號煥發新活力,數字消費、品質電商、首發經濟、“IP+消費”等新增長點茁壯成長。
“提質”,品質消費走進千家萬戶——
新能源汽車自動泊入停車位,搭載AI語音交互功能的智能家居讓生活更舒心,人工智能加速融入消費者日常生活。服務消費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家政、健身、旅游、美容等服務消費發展壯大……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年均增長9.6%。
決勝“十四五”,打好收官戰,需繼續發揮消費“主引擎”作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
第三批69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已下達完畢,10月份將下達第四批690億元資金;個人消費貸款貼息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兩項政策出臺,供需協同發力提振消費……
畢馬威中國發布的三季度中國經濟觀察報告顯示,下半年,伴隨穩就業和擴消費政策持續發力,服務消費和新型消費不斷拓展,消費仍將保持一定韌性,繼續發揮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
“下半年,隨著個人消費貸款貼息等各項擴消費政策持續疊加發力,超大規模市場活力和潛力將進一步激發?!鄙虅詹糠召Q易和商貿服務業司負責人王波說。
投資向優發力
合池鐵路是“十四五”重大工程項目之一,池州長江公鐵大橋是該項目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其4號主塔塔柱已完成第30節段混凝土澆筑,高度突破176米,即將進入中塔柱合龍階段。預計大橋的建成將對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這是投資持續發揮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縮影。過去四年,投資積累的資本形成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30.2%。今年上半年,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6.8%,拉動GDP增長0.9個百分點。
投資向優,一方面,體現在聚力推動高技術產業發展壯大、促進產業優化升級上。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裝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3%,高于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5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8.6%,高于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5.8個百分點……
“‘十四五’期間,投資更加注重增強發展后勁,比如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持續多年快于整體投資增速,一大批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等紛紛落成。”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說。
投資向優,另一方面,則是體現在更加注重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上。
“十四五”期間,在核電、鐵路等領域推出了一批重大項目吸引民資入股,有的核電項目民間資本參股比例達到20%;組建民營經濟發展局,推動出臺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完善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和問題解決機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強化部門協同、央地聯動,確?!笆奈濉币巹?02項重大工程圓滿收官。同時,科學謀劃“十五五”重大工程項目,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創新活力強勁
在剛剛落幕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優必選帶來全新一代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2,具備國內首個端到端“類人眼”雙目立體視覺感知;宇樹科技最新升級的G1格斗款人形機器人與7月剛發布的R1人形機器人聯袂登場,帶來刺激的格斗比賽……
今年以來,從人工智能大模型熱潮到機器人馬拉松,中國一系列科技成果令世界矚目。“十四五”期間,創新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創新勢能向經濟動能持續轉化。
研發投入加速增長。從整體看,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達2.68%,規模增至3.6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從主體看,企業是研發投入高增長的主要力量,企業研發投入占比超過77%。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突破。2024年集成電路年產量比“十三五”末增長72.6%,增加約1900億塊,越來越多的產品裝上了“中國芯”;核電、高鐵、船舶與海洋工程等裝備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創造了多個全球“首次”和“第一”。
新興產業加速壯大。2024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長42%,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73.8%,占GDP比重達10.4%,提高2.6個百分點。“新興產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高質量創新供給增加,持續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推動力?!眹医y計局總經濟師付凌暉說。
“‘十五五’期間應力爭科技創新創出一個新的高度,大幅縮小與世界高標準的差距,同時在領先領域增強優勢。要加強原創性和基礎研究,加速培養科技人才,尤其是AI相關的專業人才,進一步推進我國的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焙D洗髮W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廖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