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百果園(02411.HK)發布2025年中期盈利預警,預計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不超過25%,歸母凈虧損3.3億-3.8億。消息一出,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然而如果將視角拉長,結合行業趨勢與企業戰略調整深度剖析,或許此次盈利預警背后隱藏著被市場忽視的投資機遇。
消費市場回暖,零售業態創新浪潮迭起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上半年經濟成績單顯示,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 5.3%,總量達66萬億元。其中,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貢獻率高達 52%,彰顯出內需市場的強勁韌性。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進一步印證消費復蘇態勢:二季度線下消費熱度指數同比增長 25.5%,上半年累計同比增長18.9%,線下消費場景活力持續釋放。
從居民消費價格來看,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1%,結束連續4個月的下降態勢;核心CPI漲幅達0.7%,創下近14個月新高,疊加“反內卷”的政策環境,預計惡性價格競爭將有所緩解,為零售行業營造更健康的發展空間。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線下零售業態正通過模式創新煥發新活力—折扣零食等新興業態方興未艾,永輝、步步高等傳統商超掀起調改浪潮,通過優化商品結構、提升服務體驗實現客流顯著回升。對于以線下門店為核心陣地的百果園而言,其在性價比提升、消費者服務優化等方面的轉型和探索,與當前行業趨勢契合度較高,若能順勢把握這一波發展機遇,或有望獲得新的增長潛力。
戰略轉型致短期陣痛,困境反轉邏輯漸顯
從盈利預警公告來看,百果園此次業績雙降,主要源于兩大短期因素:門店網絡調整與消費者讓利。據公司2024年業績發布會披露,自24年下半年起,百果園啟動戰略轉型,以 “高品質高性價比戰役”為核心,推出“好果報恩”活動——每月精選一款高關注度、高價值、高性價比的果品作為引流產品,旨在通過強化價格競爭力,提升顧客復購率與品牌認可度。
這一轉型在短期內對業績形成壓力。為踐行 “高質價比”戰略,公司主動降低毛利率讓利消費者,直接影響當期利潤表現;同時,上半年持續推進門店網絡優化,關閉低效門店700余家,以提升整體運營效率,也成為收入與利潤雙降的重要原因。
但轉機已在悄然顯現。近期券商調研報告顯示,百果園渠道調整已進入尾聲,單店客流與毛利率同步回升。其中,單店客流增長印證“好果報恩”等活動成功激活消費需求,品牌黏性提升;毛利率回升則顯示客流品對毛利品的帶動效應逐步釋放,標志著公司在產品結構優化、供應鏈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努力開始見效。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公司開始打造的第二增長曲線 ——to B業務增速可觀。水果 B 端市場規模龐大,且競爭格局高度分散,CR5不足5%,存在較大整合空間。且不同于以往以商超為主要客戶的市場格局,近年來隨著線上線下新興零售渠道的涌現,水果客戶類別及市場渠道亦不斷豐富,這一點在公司盈利預警公告中也有所提及。新渠道與新模式的出現,或將為公司開辟新的增量空間。
綜合來看,此次中期盈利預警或許更多是轉型期的短期陣痛。根據盈利預警公告披露,公司已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門店網絡優化,且同店業績已企穩回升;下半年將通過拓展產品類型、優化產品組合、擴展門店規模等舉措提升盈利水平,同時積極探索新門店類型、開辟新產品新渠道,重啟擴張進程。
隨著擴張節奏恢復,憑借深厚的品牌積淀、強大的渠道網絡及成熟的供應鏈體系,預計百果園有望重回增長軌道。從PB估值指標看,目前公司估值仍處于低位,如后續業績逐步修復,估值重塑過程中或將帶來新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