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北汽藍谷(600733.SH)發布2025年中期報告。今年上半年,北汽藍谷營收95.17億元,同比增長154.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23.0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虧2.63 億元。
北汽藍谷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車銷量增加,帶動收入同比上漲。今年1-6月,北汽藍谷汽車銷量67152輛,同比增長139.73%。隨著汽車銷量、收入的提升,北汽藍谷同期凈虧損也有一定程度收窄。
北汽藍谷旗下有極狐、享界、BEIJING品牌三個汽車品牌。極狐是最早與華為進行深度合作的品牌之一,享界則是北汽藍谷與華為合作推出的華為智選車品牌,華為的參與程度更深。在今年上半年,這兩個品牌汽車銷量都有大幅上漲,帶動北汽藍谷業績回暖。
凈虧損收窄
北汽藍谷此前多年連續虧損,不過隨著2024年下半年享界的推出和極狐品牌產品的增多,北汽藍谷的經營表現逐漸穩中向好。
北汽藍谷2024年上半年營收37.41億元,2025年上半年營收大幅增長至95.17億元;該公司上半年仍處于虧損狀態,不過凈虧損由去年同期的25.71億元降至23.08億元;研發費用上,上半年北汽藍谷花費10.70億元,同比增長62.94%,去年同期為6.57億元。
汽車銷量的增長是北汽藍谷上半年業績改善的核心原因。
上半年北汽藍谷汽車銷量67152輛,其中極狐品牌銷量55503輛,同比大漲211.06%;享界品牌在新推享界S9增程版后的5月、6月,銷量持續走高。6月享界交付4154輛汽車,環比增超94.70%。
極狐是北汽藍谷的重要品牌,已推出了純電SUV阿爾法T5/T6、純電轎跑阿爾法S5/S6、純電跨界車考拉和考拉S等車型,貢獻了北汽藍谷大部分的汽車銷量。截至6月30日,極狐累計運營一級門店數量達370家。
享界是北汽藍谷與華為在去年8月推出的合作品牌,目前僅售S9一款車型。這款車型在今年4月推出增程版車型、并將起售價由39.98萬元下調至30.98萬元,之后迎來了銷量爆發。
盡管相對極狐品牌銷量較少,但享界單車均價遠超極狐,因此利潤空間更大。截至6月30日,門店總數已超過700家。
北汽藍谷還有BEIJING品牌,后者主打經濟智能新能源汽車。報告期內,BEIJING汽車的產品包括EU5和EU5 PLUS車型。
對于整體仍處于虧損階段,北汽藍谷解釋稱,一方面,為應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激烈的競爭形勢,公司持續強化產品布局,不斷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力度,同時快速擴張銷售渠道,影響公司短期業績;另一方面,雖然公司銷量迅速增長,產品盈利能力持續優化,但規模經濟尚未充分體現。
仍面臨挑戰
北汽藍谷經營表現回暖,但公司也直言還面臨諸多挑戰。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行業競爭態勢不斷升級,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北汽藍谷稱:“對此,公司將聚焦享界和極狐兩大品牌,持續打造差異化產品優勢,同時深化供應鏈戰略合作,加速經銷商網絡擴張。”
北汽藍谷當下主打“雙品牌戰略”,即極狐品牌走量,覆蓋主流市場;享界品牌打造高端產品,是帶動北汽藍谷向上發展的支撐。不過兩個品牌產品規模相對有限,因此北汽藍谷還將在下半年推出一些新款車型。
時代周報記者從華為處了解到,享界第二款車型享界S9T將在8月18日開啟預定,今年秋天正式上市。享界S9T是鴻蒙智行首款旅行車,提供純電、增程兩種動力版本。上市后,享界品牌將擁有享界S9與S9T的中大型轎車組合。
此外為了加快提升銷量規模,享界一改此前只在華為銷售體系下售賣的現狀,于今年6月啟動享界專網招募。北汽方面介紹稱,在今年7月,享界已經吸引126家經銷商參與,計劃年底建成數十家享界用戶中心。
在北汽體系內部,享界品牌也成立了“享界事業部”。在內部人士看來,這意味著享界在內部的資源調配、研發投入和渠道建設上擁有更高優先級。
“北汽‘ALL IN享界’是對用戶的承諾,也是對自身的鞭策,北汽集團推進三年躍升行動,享界就是行動的核心。”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勇在7月再次強調稱。
極狐品牌則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大眾市場:新款A0級純電車型極狐T1已于8月4日量產下線。A0級純電車型目前市場表現亮眼,五菱宏光MINI EV、比亞迪海鷗、吉利星愿等A0級車型單月銷量可超30000輛。在新車上市后,極狐將完成A0-C級大眾市場的產品布局。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北汽集團新能源轉型主力,北汽藍谷整體上依舊面臨發展、轉型壓力,公司還需要持續、加速提升產品競爭力。今年上半年業績有所改善是個積極信號,北汽藍谷需要抓住這個難得的發展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