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第一次踏進伯朗特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伯朗特)時,李博錚沒有料到,如今自己會公開“手撕”這家公司的“一把手”。
當時,伯朗特給李博錚留下的印象是內部治理、生產環節、流程管控等各方面都表現不錯,成本和采購優勢明顯,出貨量大,具備發展潛力。
不過出于投資人的謹慎,李博錚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出手,而是觀望了幾年。
直到2019-2021年期間,李博錚旗下的嘉興君嵐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嘉興君嵐)逐步對伯朗特進行了投資,最終斥資超2000萬拿下了伯朗特約346.718萬股,成為了這家公司的第十大股東。
看好伯朗特的顯然不只李博錚。界面新聞記者通過查閱天眼查APP發現,伯朗特的主要股東里,還出現了期貨投資大佬林廣茂的身影,其持有伯朗特4.5591%的股份,認繳出資日期為2014年11月1日。
然而,時過境遷。
作為曾經重倉投資人的李博錚,近期通過一封措辭嚴厲的公開信,將矛頭直指伯朗特董事長、總經理尹榮造。
信中指控的內容包括其靠制度設計掏空伯朗特、羞辱股東等。李博錚在信中痛斥:“尹榮造,連做人都不配,還妄談什么創業者。”
此舉猶如一枚重磅炸彈,將伯朗特和尹榮造推向了輿論漩渦的中心。
戲劇性的是,該公開信披露的平臺是伯朗特的官方公眾號平臺,引發了伯朗特內部員工對尹榮造不滿的猜測。
伯朗特向界面新聞透露,這份《伯朗特臨時股東會前夕致全體股東的公開信》最初是由伯朗特的一位應用商轉發到公司“人民應用商”群聊,公司看到后,再進行轉載的。
尹榮造曾在直播就此事回應說:“人家(李博錚)想說就讓人家說嘛。”
2008年,為了證明自己每月值1萬元的工資,時年28歲的業務經理尹榮造,從東莞艾爾發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離職,帶頭與鄧共招、楊醫華、何英明三人共同出資成立了東莞市伯朗特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即伯朗特的前身。
伯朗特的定位是機器人及機械手本體制造商,終端客戶主要來源于制造業,涉及領域涵蓋電子、汽車、家電、化妝品、日用、3C、制鞋、包裝、食品、陶瓷以及適用重復操作的行業。
李博錚向界面新聞稱,伯朗特是中國最早完成機器人本體全國產化企業,且AGV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研發層出不窮。
據高工機器人統計,2022年,伯朗特已成為國內第三家機器人年出貨量突破萬臺的企業。業內有觀點認為,伯朗特主要依賴于其“廉價”的特質。
伯朗特曾在2014年以股票代碼430394掛牌新三板,2019年還一度宣布計劃赴科創板上市。
2020-2021年,審計機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下稱天健)、深圳皇嘉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皇嘉),因對伯朗特應用商銷售模式及應收賬款可收回比例的疑慮,分別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伯朗特于2023年4月被全國股轉公司終止掛牌。
今年上半年,伯朗特實現營收1.77億元,同比下降17.84%;歸母凈利潤為-3941.87萬元,同比減少虧損5.79%。在此之前,該公司已連續三年虧損。
尹榮造將虧損的部分原因歸結于摘牌,稱伯朗特信譽及市場銷售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尹榮造根本不懂工業機器人技術,也從未主持過任何關鍵研發。”李博錚在公開信中稱。他向界面新聞表示,伯朗特的出色表現與尹榮造沒有任何關系,是伯朗特的技術骨干、生產團隊在兢兢業業保住產品和質量底線。
尹榮造曾在接受“南方Plus”采訪時表示,中小企業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小,然后就是稀釋太快。他將公司控制權稀釋問題稱為“中小企業癌癥”。
可能是基于這樣的擔憂,尹榮造早期創辦了“榮造一號基金”,即東莞市榮造智造一號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并借此基金為讓自己擁有了約40%投票權,成為了伯朗特的實際控制人。
尹榮造還獨創了一套哲學公式:z道=x法+y術+1器=實踐型哲學+尹氏經濟學+章程治企=共同富裕。這套內容與伯朗特深度綁定,無論是官網、官微甚至是年報,都有它的身影。
李博錚透露,尹榮造的辦公室獨立設在一個破舊的小樓中,比一個教室還大,他每天都會在辦公室內直播。這棟小樓的旁邊,就是伯朗特2.5萬平米的現代化廠房。
據界面新聞觀察,今年以來,尹榮造幾乎每天都會身著印有“人民伯朗特”的企業服飾,在個人視頻號進行直播,平均一天2-3次。直播的內容主要為唱歌、聊天、喝茶。
真正激怒李博錚的,是尹榮造在近兩個月提交的兩份議案。
根據伯朗特第四屆董事會相關會議決議公告,尹榮造先后提交了兩項議案:《關于總經理績效考核的議案》以及《關于總經理固定月工資200萬元的議案》。
其中,《關于總經理績效考核的議案》的主要內容為:為激勵公司總經理繼續消除天健和皇嘉兩份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對公司的負面影響,實現年度業績扭虧為盈,總經理本年度年終獎金額=本年度利潤總額(計算總經理年終獎之前的本年度利潤總額)-出售華成工控股份當年度產生的收益(如有)-1.00元。
該議案于7月底被否決。5位投票的董事中,共有3位董事投出反對票,包括伯朗特的共同創始人鄧共招和楊醫華。
楊醫華給出了非常詳細的反對理由,其中包括:
造成伯朗特ST摘牌的原因為,應收賬款巨大,無法回收風險,會計師對收入確定發生疑慮,故給伯朗特無法發表意見的審計報告;伯朗特被摘牌后,公司凈利潤從2020年度的7383萬到累計虧損約2.3億元,主要原因是負毛利出售產品,返點提高到50%,銷售定價及造成的虧損。綜合以上事實,總經理在制定政策及定價有責任,負主要管理責任。
伯朗特方面向界面新聞指出,2022年至今,伯朗特從股轉系統摘牌對公司業績產生了較大影響。
在此期間,為實現銷售收款方式由原本的賒銷方式轉變為收款后90天出貨的方式,伯朗特采取了提高銷售返點、降低銷售單價的措施,導致近幾年業績連續虧損。
不過伯朗特同時強調,通過近幾年的虧損,應用商已逐漸接受收款后90天再出貨的類似“賣期貨”的交易方式。
據伯朗特介紹,公司已于2025年開始提高銷售單價,剔除銷售返點的時間差影響,公司近兩個月的產品毛利率已由負轉正。
《關于總經理固定月工資200萬元的議案》則在8月初被否決。
該議案同樣是為了激勵公司總經理而提出,其提議,自2025年8月開始,公司總經理的固定月工資為200萬元。
五位投票的董事中,共有四位董事投出反對票。
“如果說這不是在掏空公司,那什么才是?”李博錚提出了這樣的質疑。
針對工資問題,尹榮造則多次在直播中回應稱,目前的月薪是2.15萬元,年終獎80萬元。
尹榮造多次在直播中回應稱,他上述舉動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回應李博錚在三年前去中紀委國家監委舉報尹榮造勾結會計師私有化伯朗特。
按照尹榮造的說法,他接連提出兩項議案的原因是為了證明自己不僅無法私有化伯朗特,且連給自己加點工資都搞不定。
伯朗特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摘牌后,有投資者懷疑尹榮造意圖私有化伯朗特,于是去相關監管部門舉報。還有投資者半夜打電話對尹榮造進行騷擾、威脅。
“尹榮造提出這兩個議案,均被董事會審議不通過,說明公司董事會是有效運作的,也說明尹榮造無法做到私有化伯朗特。”伯朗特對界面新聞稱。
但在李博錚看來,這樣的解釋十分牽強,“最初,尹榮造的回應是‘你咬我啊’,憋了兩天,才想出這樣一個理由。”
李博錚向界面新聞稱,舉報尹榮造的事情發生在被出具無法發表意見被摘牌后,主要是舉報他有動機故意不配合天健的財務報告導致公司摘牌。
李博錚認為,尹榮造提出的第一項議案可能確實是沒有想要通過,但200萬元的月薪是真的想要拿。“伯朗特的現金流和賬面資金其實很好,完全有能力每個月給他發200萬元。”李博錚說。
在此次兩份議案前,尹榮造自2024年開始,已多次修改公司章程。
“他把什么文化節,還有他那套‘實踐性哲學’,甚至歌詞都往章程里寫。”李博錚表示,股東們一方面認為,尹榮造這些舉動的原因可能是伯朗特終止掛牌對他造成了打擊;另一方面也確實覺得這些雜亂無章的內容沒必要費心看,所以就沒有進行阻攔。
2025年4月,尹榮造再次修改章程。這次不同于此前看似有些“胡鬧”的修改。尹榮造通過此次修改,對公司董事的身份進行了限制:
公司章程第一百零五條:“公司董事必須從與伯朗特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務合同的在職人員中產生。”
在李博錚看來,這意味著未經尹榮造同意,股東再也不能派出董事代表捍衛股東權益,哪怕持有再多股份。
這樣一項明顯不正常的章程修改,卻在股東大會上順利通過。
李博錚對此解釋稱,由于此前尹榮造多次對章程進行無意義的修改,大家都放松了警惕,“外部市場的股東并沒有注意到這個事兒。在外部股東幾乎都沒參與投票的情況下,尹榮造憑借著自己當時持有的40%的投票權讓它通過了。”
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苗琦向界面新聞介紹稱,《公司法》是法律中最能體現意思自治的一部法律。只要不違反法律的規定,理論上說,在公司章程上規定的內容是能夠自主決定的。
2024年8月15日,“榮造一號基金”召開臨時合伙人會議并作出決議,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決定對“榮造一號基金”進行解散并清算,并一致同意清算分配時向全體合伙人按照其各自實繳出資比例分配“榮造一號基金”持有的伯朗特股份。
據李博錚向界面新聞介紹,此事發生的背景是,“榮造一號基金”合伙期限嚴重逾期。
今年6月,由于“榮造一號基金”將被解散并清算,尹榮造直接或間接持有伯朗特的股份由39.66%變為23.38%,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尹榮造變為無實際控制人。
李博錚表示,近日,“榮造一號基金”已完成清算,所有投票權已盡數回歸原始出資人手中。
李博錚希望借此機會,將尹榮造與伯朗特劃清界限。
目前,嘉興君嵐已正式向伯朗特提交修改公司章程的提案,將于8月18日臨時股東大會上表決。
議案具體內容為,修改公司章程,恢復正常治理結構。包括,刪除2025年4月強行修改的“只有在職員工可任董事”的條款,修改尹榮造先前各種不利于公司發展的章程條款;恢復所有合法股東依法參與董事會治理的權利。
李博錚表示,若此次章程通過,還需要進行第二次投票,修改董事會成員,將尹榮造從董事長法人的身份上改選,并通過多數股東控制的董事會,將他的總經理身份解聘。
對于8月18日的臨時股東,李博錚表示很有把握。他認為,目前投資人與除尹榮造之外的公司管理層意見高度一致。
李博錚稱,若此次提案最終未能通過,除了尹榮造之外,真正在為公司出力的伯朗特管理層可能將真正地離開這家公司。
李博錚的公開信發布以來,尹榮造依舊保持著原來的直播頻率,依舊是聊天、唱歌、喝茶,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只是多了很多“慕名而來”的觀眾,對于觀眾們的評論,尹榮造都會一一讀出來,并選擇性地進行回應。
8月15日上午,尹榮造照常在辦公室內開播。
他一臉自信地對著觀眾們說:“關注公司9月初的公眾號,尹榮造會繼續擔任董事長、兼法人代表、總經理。”
據伯朗特向界面新聞介紹,截至8月14日,伯朗特公司員工人數為270人,人員、人心穩定,各部門各司其職,公司正常運作。今年前7個月,該公司機器人累計出貨量為8713臺;機械手累計出貨量1113臺。
對于正在伯朗特發生的一系列“鬧劇”,界面新聞記者在社交平臺問詢了5位伯朗特的員工,僅一位回應。
他向界面新聞表示,自己任職于伯朗特的分公司,對具體情況了解不多,近期的確有個別客戶問起此事,不過工作上的一切都還如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