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現場,一款融合了前沿 AI 技術的激光多功能一體機引發(fā)教育界關注。由商湯科技與紫光漢圖聯合研發(fā)的紫光 UNI A356DNL,憑借內置的智能作業(yè)批改功能,重新定義了打印機在教育場景的應用價值,也為我國打印機市場的國產化進程注入新動能。
這款設備的核心競爭力,源于商湯「日日新 V6.5」多模態(tài)大模型賦能的 “商量批改智能體”。它實現了從試卷掃描、內容識別到智能批改的全流程自動化處理,尤其在 K12 數學學科表現突出:客觀題批改準確率達 99.9%,主觀題超過 95%,完成一個班級的作業(yè)批改僅需 10 分鐘。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具備錯題分析與錯誤步驟展示功能,為教師提供了教學診斷的精準依據。
對于一線教師而言,這款設備帶來的改變直觀而深刻。傳統(tǒng)作業(yè)批改不僅耗時費力,長時間聚焦密集字跡還容易導致疏漏。而現在,教師只需將紙質試卷放入設備,無需復雜操作即可快速獲取批改結果,真正實現了 “放進去是空白,出來就是對錯勾畫” 的高效體驗。
該設備應對復雜批改場景的能力尤為亮眼:針對學生字跡潦草、答案多次涂改的情況,它能通過語義理解屏蔽干擾信息,精準定位真實答案;面對數學試卷中復雜的幾何圖形及位置關系問題,可借助圖形識別與邏輯分析完成準確批改;即使學生將答案寫在答題區(qū)外,也能通過上下文邏輯關聯進行識別,避免遺漏。
批量批閱功能的實現,讓教師從機械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原本需要數小時完成的批改任務,現在幾分鐘即可完成,使教師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備課、學情分析和個性化輔導,從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
商湯「日日新 V6.5」所采用的圖文交錯思維鏈技術,是實現這一突破的關鍵。作為國內首個具備圖文交錯思維能力的商業(yè)級大模型,它創(chuàng)新性地在思維鏈中融入圖形化元素,將部分思考過程轉化為圖形化表達,實現了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有機結合。這種更貼近人類思維習慣的推理方式,使其多模態(tài)推理能力顯著提升,已超越 Gemini 2.5 Pro、Claude-4 Sonnet 等行業(yè)頂尖模型。
在國產化創(chuàng)新的大背景下,這場技術融合具有更深遠的意義。隨著國產打印核心技術的持續(xù)突破,智能、安全、可信賴的國產辦公新生態(tài)正在形成,推動中國打印行業(yè)加速邁向智能化、國產化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