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僖
炎炎夏日,全國迎來用電高峰。在位于杭州的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機房內,由15臺濰柴12M55大缸徑柴油發動機驅動的發電機組整齊排列,一旦出現停電等緊急狀況,不到10秒鐘,這些“大塊頭”發動機便可迅速啟動,2000kW的功率將瞬間覆蓋整個數據中心的算力負載,保障數據安全。
隨著AI技術快速迭代,算力需求呈指數級增長,數據中心行業迎來快速發展。同時,數據中心備用電源市場也在快速擴容。面對激增的市場需求,以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濰柴動力”)為代表的國產品牌憑借技術優勢,打破國際傳統柴油動力巨頭的壟斷,迅速切入這一藍海賽道。如今的數據中心備用電源市場,“中國心”正加速律動,重構全球行業競爭格局。
在與國際巨頭“掰手腕”的過程中,國產品牌何以迅速破局?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建快速擴容帶來的市場機遇是短期窗口還是“長坡厚雪”?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濰柴動力,解碼中國企業的進階之路。
切入:從配角到主角
“為匹配AI產業對算力的更高要求,我們今年對數據中心進行了升級,配備了更多服務器。”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同步配建的發電機組中,國產品牌大缸徑柴油發動機已成為備用供電主力,新配備的15臺濰柴12M55大缸徑柴油發動機的表現毫不遜于海外品牌,不僅如此,其前端電控設備采用完全自主可控的ECU(電子控制單元)核心技術,讓數據中心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控制能力更上一層樓。
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的變化,可以看作是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AI需求爆發推動數據中心建設擴容,備用電源配建加速,帶動數據中心用大缸徑發動機產銷兩旺。
除了市場需求外,政策東風同樣強勁。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動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等更新和技術改造”,這也為國產大缸徑發動機在數據中心等關鍵場景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牽引。
往前回溯,數據中心用大缸徑發動機市場曾被康明斯、卡特彼勒、MTU等外資品牌壟斷。現如今,在政策支持下,濰柴動力等國產品牌快速切入市場搶占份額,從過去的“小透明”配角逐漸變成可以和海外巨頭“掰手腕”的主角。
濰柴動力實控人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重工集團”)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旗下濰柴數據中心發電機組業務今年上半年的銷量同比大增664%。通過搶抓新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等發展機遇,山東重工集團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預算執行進度均超過50%的“雙過半”目標,領跑山東省屬企業。
同時,濰柴動力等國產品牌產品“出海”表現亮眼。濰柴動力相關銷售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24年,公司數據中心用大缸徑發動機出口實現快速增長,且出口區域持續突破,已成功進入新加坡、北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數據中心市場。
中金公司測算,2025年中國數據中心用大缸徑發動機市場規模有望近百億元。多位受訪業內人士預測,2025年國產品牌或將與外資及合資品牌在市場份額上平分秋色。
破局:鍛造多維優勢
濰柴動力等國產品牌何以迅速崛起,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面對激增的市場需求,海外巨頭擴產速度滯后,技術平臺迭代緩慢、僅做局部改良,難以滿足數據中心升級后的高要求。相比之下,在我國大力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背景下,國產企業通過收購、合資等途徑實現技術突破,憑借先進平臺、高性價比、高效生產、及時服務及數據安全等優勢,實現了對市場需求的快速響應。
濰柴動力大缸徑發動機業務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在2009年戰略重組法國柴油機制造商博杜安后,組建了頂尖的專業團隊潛心攻關十余年,通過內化整合實現了“從0到1”的自主開發國產化制造,并先后推出M33和M55系列全新平臺大缸徑高速發動機產品,功率從1.2MW到4.2MW,已實現對整個工業發電市場需求的覆蓋,也可滿足數據中心建設對高可靠、智能化、節能高效、更高功率密度的超高要求。
該負責人表示,在數據中心領域,國產大缸徑發動機產品在總功率、升功率、瞬間響應及一次性加載能力等關鍵指標上,已不遜于甚至優于國際競品。
在行業供不應求的格局下,快速交付能力成為國產品牌搶占市場的重要籌碼。國內某大廠數據中心建設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AI時代算力基建提速,國產大缸徑發動機交貨期比國外品牌縮短約2/3的時間,最快在3個月內即可交付。
實現快速交付,智能化生產是關鍵。記者在濰柴動力大缸徑發動機智能化生產線看到,生產線各關鍵環節的自動化率極高。視覺識別系統不僅引導機器人用機械手精準抓取物料、高效裝配,還可對裝配過程的極細微問題進行在線檢測;自動導向車經智能物聯網指揮,在激光導航下有序穿梭生產線。
“智能化生產線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能對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確保每一臺發動機都符合高質量標準。”上述濰柴動力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清醒:市場空間的限與拓
國產大缸徑發動機加快突破,但并非盲目擴張。事實上,國內外頭部企業都在審視一個問題:AI算力催生的需求,是短期風口還是長期賽道?
國際巨頭的擴產猶豫有其深層邏輯:制造大缸徑發動機需上百種零部件協同,且上下游同步擴產的難度較大。更關鍵的是,數據中心用柴油發動機僅是巨頭業務版圖的一角,船舶動力、航空輔助電源等板塊的需求波動使其不敢押注單一市場。
濰柴動力大缸徑發動機業務技術負責人對記者坦言,數據中心用發動機的市場規模,終究取決于AI應用的落地深度。即便未來幾年市場擴容,公司也在避免盲目擴產,而是通過智能化改造逐步釋放產能,節奏緊密貼合訂單增長。
破局的關鍵在于拓展市場邊界。
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滿慎表示,當前,以新能源、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斷提速,新質生產力起勢壯大,在此基礎上,山東重工集團旗下企業不僅要持續鞏固優勢市場,還要積極拓展潛力市場、挖掘新興市場。
目前,在大型礦山動力領域,濰柴動力今年推出了礦山動力二代新品,憑借多元能源動力在國內外快速推廣;在油氣田領域,濰柴動力的高性價比大缸徑發動機產品已進入中東、東南亞等區域的重要項目。
“國內企業需采取‘分層策略’,短期合理擴張產能,搶占市場份額,同時押注技術儲備,并加速國內全產業鏈的協同向前,中長期則需要構建‘產品+服務’生態。”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面向未來,“中國心”在數據中心備用電源市場的強勁律動,已經拉開全球競爭格局的重構大幕。保持理性擴張的定力,加速駛向礦山、船舶等更廣闊的應用藍海,并通過技術與產業鏈協同實現全方位追趕——唯有如此,方能驅動中國動力企業在世界高端裝備版圖上完成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