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間,達安基因(002030.SZ,股價5.82元,市值81.68億元)發布公告,當日公司召開了第八屆董事會2025年第三次臨時會議。在《關于提名公司第九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的預案》中,董事黃珞和張斌投出反對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兩人均認為被提名的董事候選人與公司主業匹配度不高。黃珞認為應引進具備技術前瞻性與商業敏銳度的戰略型掌舵人,而不是聘用“同質化純金融背景為主”的團隊。張斌則表示,新一屆董事會在把握行業技術與市場發展方面存在顯著的不確定性。
達安基因是國內老牌IVD(體外診斷試劑)企業,主要產品為體外診斷試劑,但在去年出現2004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年報顯示,2024年,達安基因營收約8.53億元,同比下降27.27%,凈利潤約-9.25億元,同比下降983.98%。
5月9日晚間,記者試圖聯系達安基因相關人士采訪,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兩名董事反對新一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
達安基因公告顯示,黃志征、韋典含、朱琬瑜、陳宏威、張為結、梁志坤被提名為第九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記者注意到,梁志坤現任達安基因研究院副院長兼體外診斷新技術研發平臺總監,負責高通量測序檢測產品的研發工作。韋典含、朱琬瑜雖然在達安基因任職,但此前均在達安基因控股股東廣州廣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任職。陳宏威則是達安基因股東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廣州廣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為結現為達安基因副總經理、財務總監。
上述人士的從業背景也正是張斌反對的主要原因。張斌表示,此次被提名的九名董事候選人中,除三名獨立董事外,只有一人具備生物技術及工程學專業底蘊并有IVD行業研發與經營管理經驗。
他還認為,新一屆董事會在能否把握IVD行業及生命科學領域的技術與市場發展方向,進行科學決策和有效實施,從而保持達安基因的競爭力、行業領先地位與可持續發展上,存在顯著的不確定性。因此,予以反對。
黃珞表示,新一屆董事會和經營團隊人選應該從IVD行業引進兼具技術前瞻性與商業敏銳度的戰略型掌舵人,引領公司的長期價值與創新方向,平衡公司的短期業績與長期戰略投入。引進技術領導,突破技術瓶頸、提升產品競爭力,而不是聘用“同質化純金融背景為主”的團隊。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提名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的預案,表決結果同樣為7票贊成,2票反對,0票棄權。黃珞和張斌再次投反對票,黃珞的反對理由與前述一致,而張斌則因與第一項提案的關聯性表示反對。
去年虧損超9億元,同比下降984%
達安基因主營業務包括生物制品業務和金融服務。2024年,生物制品收入約8.21億元,占營收比96.2%,金融服務收入約3242.91萬元。其中,生物制品業務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銷售商品收入約7.12億元,同比下降32.06%。提供勞務收入則同比增長7.03%至約9915.51萬元。
達安基因方面表示,受市場需求影響,POCT(即時檢測)相關產品生產量、銷售量下降。
對于2024年的虧損,今年4月15日,達安基因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公司將積極推進各項業務發展,積極提升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和價值創造能力。
今年一季度,達安基因實現營業收入1.69億元,同比下降14.71%,歸母凈利潤5292.43萬元,但扣非后凈利潤為-9896.0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