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張曉慧深圳報道
深圳東部海邊“飛地”--深汕特別合作區迎來經濟“開門紅”。
5月6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經濟數據,多項數據表現亮眼,其中,地區生產總值為73.42億元,同比增長40.0%;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6%。
具體來看,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多項指標超出一季度深圳平均水平,尤其在汽車制造業等領域繼續“領跑”。
3月17日,比亞迪在深圳總部召開技術發布會,發布將電動車帶到千伏時代的超級e平臺技術,并啟動了漢L與唐L的預售。
而這些新的技術和新的車型,都有可能在距離其總部80公里外的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得到應用和量產。
在比亞迪的帶領下,2025年第一季度,深汕特別合作區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0.6%,較深圳全市平均增速高出54.3個百分點。
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已在深汕特別合作區投資超過315億元,建設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一、二、三、四期項目,滿產后年產值預計超過2200億元。
據公開資料,目前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一期零部件項目滿產,二期整車項目西地塊全面投產,三、四期項目正在建設,其中四期項目于2024年11月簽約,已在近期完成廠房交付。
此外,3月份,國內首個磁流變懸架系統量產工廠--京西智行深汕工廠落成投產,該工廠將正式生產京西MagneRide®第四代磁流變懸架系統,預計今年產能可達到配套15萬輛車規模。
以汽車制造業為代表的工業依然是深汕特別合作區的經濟增長主力,一季度,深汕特別合作區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9.33億元,同比增長54.3%;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3%,其中,規上工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4%。
其他工業領域,一季度,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67.9%,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增加值增長9.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有所下降,降低10.3%。
在投資與消費領域,深汕特別合作區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投資方面,一季度,深汕特別合作區房地產投資表現乏力,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76.9%。不過,工業投資增長39.5%,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1%,增幅明顯,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1%。
制造業投資是工業投資領域的重點部分,增速達37.9%。具體來看,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59.8%,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投資增長330.6%。
公開資料顯示,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三期、瑞華泰尖端聚酰亞胺高分子材料、華鵬特種電子材料廠區等產業項目已陸續開工建設。
相關的配套基礎設施也在加快,1月,小漠國際物流港二期工程進入主體施工階段,這也是深圳港首個汽車專用滾裝碼頭,預計2027年年底投產運營后,小漠港區將具備100萬輛汽車裝卸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深汕特別合作區消費增長較快,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8億元,同比增長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