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11月14日電(葛佳明)11月13日,國際黃金價格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再度失守2600美元關口。從10月30日至今,紐約黃金主力期貨合約從2801.8美元/盎司跌至2564.2美元/盎司,跌幅超過9%,為今年以來幅度最大、速度最快的一輪回調。
黃金大跌背后
受通脹預期、確定貨幣寬松方向以及擴散化的地緣政治博弈三個利多因素疊加影響,此前黃金呈持續走強趨勢,而當下上述三個推動黃金持續走強的因素已出現變化。
有分析師表示,黃金持續下挫可以從三方面解釋,一是美國大選結束后,“特朗普交易”出現獲利回吐,使得黃金承壓;二是美元和比特幣持續上漲,這導致黃金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三是由于市場對美國經濟的關注點轉變為“再通脹”,降息預期有所降溫,導致金價回調。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近期金價的快速下跌源于投資者對黃金的投資熱情階段性有所回落。隨著美國大選塵埃落定,此前布局“特朗普交易”的資金出現了獲利回吐的情況。
與此同時,這一輪金價的大跌或與美元和比特幣大幅上漲有關。11月5日,比特幣價格為7萬美元,而11月14日,比特幣盤中價格升破9.3萬美元再度刷新歷史新高。根據 CompaniesMarketCap的數據,比特幣的市值為1.757萬億美元,超越白銀,成為全球第八大資產。
貝萊德公司((Black Rock)數字資產主管羅比·米奇尼克 (Robbie Mitchnick)表示,比特幣不應被稱為“風險資產”,其所具備的稀缺的、全球性的、分散的、非主權資產等屬性應將它視為避險資產。
而市場的“再通脹”預期也持續助推美元走強,美元指數一周內漲幅達到了2.5%,至106.5。10月美國CPI完全符合預期,說明了“抗通脹”最后一公里的艱難。
此外,美聯儲降息預期變化也成為了市場逐步放緩黃金ETF的購買的理由。9月以來,美聯儲連續兩次降息的背景是美國經濟數據好轉,因此市場理解為美聯儲過于鴿派、提前透支了后續降息空間,美債利率、美元指數不降反升。
歷史上,全球黃金ETF持有量與美聯儲降息預期息息相關。上周,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 Gold Trust的資金流出超過10億美元,為自2022年7月以來最大的單周資金流出。
中國“購金熱”降溫
從央行端看,三季度央行購金活動有所放緩。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三季度全球央行凈購金186噸,同比下降49%。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凈購金總量為694噸,低于去年同期,但與2022年同期持平。
特別是,今年4月以來,中國央行也已經連續7個月暫停購金。
從市場投資需求看,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總量為1313噸,同比增長5%,金條和金幣需求同比下降9%。中國地區金條金幣投資有所放緩,三季度需求62噸,環比下降22%,同比減少24%。
同時,數據顯示,中國金飾消費更是較去年同期下降34%,較10年平均水平低36%。年初至今,中國金飾需求總量為373噸,累計同比下降23%。世界黃金協會預計,持續走高的金價仍將使金飾消費承壓。
明明認為,短期來看,黃金的主要矛盾在于美國大選后投資者的強美元預期;長期來看,美國長期通脹中樞尚未明顯回落和美國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這兩個因素均有望對金價形成支撐。因此,黃金的長期表現或優于其短期表現。
分析師普遍認為,當前判斷美國未來財政向左向右仍存變數。但可以肯定的是,財政的方向將影響本輪黃金牛市終點。
分析師約翰·斯泰佩克(John Stepek)解釋稱,近期黃金之所以下跌,因為許多人認為特朗普的執政風格可能更偏向“小政府”思想,即減少政府干預和支出,而不是現代貨幣理論(MMT)所支持的“大政府”,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來增加支出并促進經濟增長。
明明預計,美聯儲及全球央行在明年仍將繼續降息進程,利好黃金;且過去兩年間,金價的兩輪大漲均與美國財政加速擴張時點吻合,預計美國明年的財政赤字大概率繼續擴張,這或有利于金價上行。
FXStreet分析師克里斯蒂安·博爾洪·瓦倫西亞(Christian Borjon Valencia)指出,從技術面看,金價跌破10月10日低點2603美元/盎司后,已從中性轉向看跌。如果進一步走弱,金價下一個關鍵支撐位將是2500美元/盎司。
而如果金價重新收復2600美元/盎司,能否上破50日移動均線2647美元/盎司將成為后續能否上行的關鍵。隨著相對強弱指數(RSI)遠離其中性線,勢頭已經轉向看跌,這表明金價可能會延續跌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