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經營、控風險、強效能”——這是德才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才股份”,605287.SH)在2025年半年報里給自己定下的三大關鍵詞。然而,從半年報披露的核心數據來看,德才股份上半年經營仍面臨顯著壓力。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5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7.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47億元,同比下滑29.5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0.37億元,降幅進一步擴大至42.21%。
德才股份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業績下滑背后,是市場需求放緩、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的業務規模縮減。
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應收賬款高企與高負債問題持續凸顯。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仍達40.17億元,占總資產的36.31%、營收的320.6%,資金沉淀效應顯著;同期總負債93.98億元,資產負債率84.9%,長期維持80%以上高位。短期借款23.55億元、長期借款5.78億元帶來的利息壓力,使上半年財務費用6024.27萬元反超扣非凈利潤,盈利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延付供應商換現金流?
作為山東省第一家在國內A股上市的建筑業企業,德才股份曾憑借全產業鏈服務能力在行業內立足,但其2025年上半年的經營數據,卻折射出頭部區域建筑裝飾企業在行業下行周期中的共性挑戰與應對困境。
2025年上半年,德才股份營收與利潤指標均出現顯著下滑。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53億元,同比下降37.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47億元,同比下降29.5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0.37億元,降幅更是達到42.21%。
“2025年上半年業績下滑主要是由于市場需求整體放緩,行業競爭加劇,公司業務規模縮減。”德才股份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德才股份業績壓力并非僅在2025年上半年顯現。從過往年度數據來看,盈利端已呈現連續承壓態勢:2023年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21.82%,2024年更是大幅下降283.52%,且出現2.87億元虧損。
在業績連續下滑的重壓之下,德才股份的研發投入也隨之收縮。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大幅下降51.56%。
“研發費用變動主要是由于公司針對市場狀況及業務拓展的實際需要調整了研發戰略,研發項目重新配置,研發投入適度調整。這一調整并非簡單的縮減投入,而是通過戰略性聚焦核心研發領域,提升研發效能,從而確保公司的長期技術創新能力與產品競爭力。”德才股份表示。
此外,記者還觀察到,今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5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23億元實現大幅改善。不過,這并非業務層面的根本性好轉,而是更多依賴于付款政策的調整。財報明確指出,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變動主要系“業務規模縮減導致材料及人工采購需求減少,并調整了對供應商的付款周期和付款方式”。這意味著,現金流的改善并非來自回款能力的提升,而是通過延遲支付供應商款項、減少采購支出等方式實現。
“一方面,延遲付款可能影響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長期來看可能導致供應鏈穩定性下降;另一方面,若未來業務規模恢復,采購需求增加,而付款政策回歸正常,經營活動現金流可能面臨再度承壓的風險。”業內人士分析稱,對于建筑企業而言,現金流的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項目推進和企業運營,依賴付款政策調整的改善模式顯然難以持續,唯有提升項目回款效率、優化訂單質量,才能實現現金流的根本性好轉。
“公司高度重視與供應商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確保供應鏈長期穩定。”德才股份表示,上半年針對業務規模縮減、材料及人工采購需求減少,公司調整了對供應商的付款周期和付款方式,保障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51億元,較上年同期顯著改善,財務韌性不斷提升。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自2021年上市以來,德才股份的應收賬款問題就如同頑疾,在歷年年報中均被會計師事務所列為關鍵審計事項。這一問題不僅嚴重影響公司資金周轉,更像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威脅著公司財務健康。
從規模維度看,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長期處于高位。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末、2022年年末、2023年年末、2024年年末,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40.18億元、44.67億元、50.59億元、51.48億元,規模攀升趨勢顯著;同期分別計提壞賬準備5.86億元、7.17億元、8.86億元、11.35億元;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34.31億元、37.50億元、41.73億元、40.13億元。
德才股份最新披露的數據,依舊顯示應收賬款問題是制約公司資金流動性與盈利質量的核心癥結。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40.17億元,依舊維持在40億元級別的高位水平,占同期總資產110.65億元的36.31%,更是達到同期營業收入12.53億元的320.6%,資金沉淀效應突出。
而在規模持續擴張的同時,公司回款效率卻不斷走低。Wind數據顯示,自2021年起,德才股份應收賬款周轉率便進入持續下降通道:2021年年末為1.62次,2022年年末降至1.57次,2023年年末進一步下探至1.54次,2024年年末更是大幅下滑至1.01次;到2025年中報時,這一指標已僅剩0.31次。
與之相對應的是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不斷延長:2021年年末為222.26天,2022、2023年年末小幅延長至229.27天、233.68天,2024年年末大幅躍升至356.40天,2025年中報更飆至576.74天。
財務費用高于凈利潤
在應收賬款高企導致資金流動性承壓的背景下,德才股份為緩解資金壓力所依賴的融資手段,又進一步推高了財務成本,使其盈利端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具體體現為財務費用規模已遠超同期扣非凈利潤。
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財務費用達6024.27萬元,同比增長19.51%;而同期扣非歸母凈利潤為3728.59萬元。這意味著,僅財務費用一項就已超過歸母凈利潤規模;若疊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其他費用,公司核心業務的盈利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甚至面臨“營收增長難抵成本攀升”的尷尬局面。
財務費用高企的根源,是公司為緩解資金壓力而積累的高額有息負債。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德才股份負債合計為93.98億元,較年初微降2.4%,但絕對規模仍處歷史高位;同期資產總額110.65億元,資產負債率84.9%。事實上,自上市以來,公司資產負債率持續維持在80%以上區間,杠桿水平明顯高于同業中位值。
從債務結構來看,公司負債以流動負債為主。截至2025年6月末,流動負債合計88.10億元,其中短期借款23.55億元、應付票據8.06億元、應付賬款37.94億元、合同負債1.32億元、其他應付款8.9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86億元。
在非流動負債構成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長期借款5.78億元、租賃負債0.03億元、遞延所得稅負債0.07億元,非流動負債在總負債中占比相對較低,主要為長期借款支撐長期項目資金需求。
“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與公司所處建筑行業的商業結算模式有關,與公司行業特點、業務結構和經營模式相適應。”德才股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資產負債率雖然較高,但資產質量較好,把控風險能力較強,日常經營保持穩健。
同時,德才股份表示,針對資產負債率較高的風險,公司將在穩定規模增長基礎上,強化訂單評審與項目管理,加快工程結算及回款以縮短應收賬款賬期;開展全面預算管理、上線共享費控系統控本增效;按適度原則負債經營,統籌資金與投融資,優化融資品種及業務結構,擴大高收益業務,提升盈利與資本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