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8月30日訊 8月28日,浦發銀行召開2025半年度業績說明會,管理層回應了市場關切的凈息差、對公業務及不良率等問題。
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浦發銀行實現營業收入905.59億元,同比增長2.6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7.37億元,同比增長10.19%。
凈息差向行業均值靠近,員工費用成降本“大頭”
對于業績實現增長的原因,浦發銀行在半年報中表示,上半年該行聚焦重點賽道、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加快信貸資產投放,同時,多渠道、多場景拓寬負債來源,提升存款沉淀,上半年該行存款較上年末增長8.71%,存款付息率較上年度下降30bp,為利息凈收入的穩定提供支撐。
從營收構成來看,上半年浦發銀行利息凈收入為583.07億元,同比增長0.45%;非息收入達322.52億元,同比增長6.79%。
具體拆解非息收入可以發現,該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21.57億元,同比下降1.02%,其中,銀行卡業務收入52.2億元,下降約12.13%;投行業務收入22.5億元,下降約13.85%,代理業務、信用承諾、托管及其他受托業務有所增長。
事實上,上半年浦發銀行非息收入得以增長主要依靠其他非利息收益為200.95億元,同比增加21.75億元,增長12.14%,特別是投資損益為149.98億元,增長約15.91%。
近年來,銀行凈息差表現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業績會上,浦發銀行行長謝偉介紹,目前浦發銀行的息差是1.41%,已經接近了銀行業的平均水平1.42%。他預計未來一兩年銀行業的凈息差可能會逐步達到觸底反彈的過程,降幅會進一步的收斂。
在成本管控上,浦發銀行堅持降本增效,開源節流。該行上半年業務及管理費為 227.01 億元,同比減少 7.75 億元,下降 3.30%,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53個百分點。
其中,員工費用是該行降本的“大頭”,為126.82億元,同比減少9.58億元;折舊及攤銷費、短期和低價值資產租賃費以及其他基本與去年同期保持一致。
據了解,浦發銀行的員工費用包括薪酬和離職后福利兩部分,與去年同期相比,兩項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員工薪酬為112.16億元,同比減少7.72%;離職后福利為14.66億元,同比減少1.35%。
截至二季度末,浦發銀行的在職員工有62314人,與2024年報數據62987人相比,在半年時間減少了673人。
對公聚焦“兩重兩新”部署,零售不良率上升
在業內,浦發銀行此前“對公之王”美譽,后因種種原因而掉隊。也因此,近年來浦發銀行對公業務備受市場關注。
截至報告期末,該行公司客戶數達到243.69萬戶,較上年末增加6.84萬戶,增長2.89%;對公營業凈收入(含個人經營貸款)331.91億元。存款方面,截至報告期末,該行母公司對公存款余額38178.2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99%;母公司對公活期存款余額占比46.46%,較上年末提升1.02個百分點。
談及未來對公業務的新增長點,浦發銀行副行長康杰指出,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區域發展方面,該行將持續聚焦“兩重兩新”戰略部署,進一步向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經濟區域縱深發力。
同時,在做好傳統優勢領域的基礎上,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特別是以科技金融為引領的五大重點領域,全面打響浦發品牌。在服務活力區域的基礎上,將拓展潛力區域。根據產業集聚程度、財稅貢獻能力等核心指標,篩選一批重點城市及部分百強縣,適度下沉經營網絡,提升區域覆蓋深度與服務響應效率。
資產質量方面,浦發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較上季末實現“雙降”。截至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31%,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實現連續5年下降的進一步趨降。撥備覆蓋率193.97%,較上年末上升7.01個百分點,在連續3年上升后進一步趨升。
不過,浦發銀行的零售貸款不良率略有上升。截至6月末,浦發銀行零售貸款不良率為1.65%,較上年末上升0.04個百分點,其中個人按揭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信用卡及透支、消費貸款及其他不良率分別為1.11%、1.94%、2.29%、2.30%,較上年末分別上升0.03個百分點、上升0.24個百分點、下降0.16個百分點、上升0.06個百分點。
該行副行長、總法律顧問崔炳文介紹,在零貸領域,信用卡業務曾經快速發展,但是也暴露出來了很多不良的高發。今年上半年信用卡的不良額、不良率都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信用卡出現了一個很可喜的拐點,向好的態勢。
同時,從去年以來,個人按揭業務出現了不良快速上升的趨勢,這也是一個行業性的問題。主要還是由于前期重要衛生事件帶來的一些影響,經濟下行、居民收入下降,導致有一部分客戶暫時失能,但是還款意愿很強烈,也是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調解和訴訟相結合,以調為主基調,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