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TDI(甲苯二異氰酸酯)價格震蕩上行。卓創資訊數據顯示,經歷了4月份1萬元/噸之下的低谷后,TDI價格于7月份觸及1.7萬元/噸的高點,8月份回落至1.5萬元/噸左右。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TDI價格上漲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之前TDI行業擴產,市場認為產能擴張會帶來高產量,但是實際產量增幅低,再加上科思創德國工廠因不可抗力停產,國內企業集中檢修,以及出口量增長,共同推動了TDI價格上漲。
日前,科思創再次發布緊急通知,宣布因其德國工廠的不可抗力事件持續時間超出預期,將再次下調本月中國區10%的供應量以支援歐洲市場,這一決定距離其8月中旬向客戶發出TDI供應緊張預警不到兩周時間。市場又會對此做出怎樣的反應?
供應一度緊張
TDI價格大漲,還是在進入7月份從月初的1.1萬元/噸一度上漲至月末的1.7萬元/噸,漲了6000元/噸左右。
記者了解到,TDI價格上漲,跟近年來海外供給持續收縮不無關系。
據悉,巴斯夫于2023年初關閉TDI裝置;日本東曹于2023年停止TDI生產,涉及產能約2.5萬噸/年;阿根廷于2024年10月關停了2.8萬噸/年TDI工廠;日本三井2025年5月初將12.8萬噸/年的TDI裝置啟動年度大檢修,檢修完成后產能縮減至5萬噸/年。
如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近期TDI價格的上漲是一系列因素共同導致。從供給端來看,國內國外擾動不斷。
當地時間7月16日,科思創宣布由于多爾馬根化工園區的外部變電站火災導致園區停電,30萬噸TDI產能遭遇不可抗力,公司預計所有受影響產品將出現顯著的交貨延遲、減量甚至中斷;7月中上旬韓國巴斯夫16萬噸TDI裝置異動;根據萬華化學公告,匈牙利子公司25萬噸/年的TDI裝置于2025年7月23日陸續停產檢修,預計檢修30天左右。
國內方面,萬華福建一期TDI裝置于6月5日檢修停車,預計45天;和山巨力TDI裝置于7月15日檢修停車,預計33天;甘肅銀光TDI裝置7月底檢修,預計7-15天。
有分析指出,即便僅考慮科思創多爾馬根園區以及萬華化學匈牙利基地的停產,全球TDI供給端產能的收縮就達到約16%。
供給減少的同時,需求超預期增加。記者了解到,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搶出口”效應,2025年1—6月,我國TDI出口量同比增長83%。
進入8月之后,TDI價格出現回落,目前價格在1.5萬元/噸左右。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8月TDI價格下跌的最主要原因是獲利盤出逃,加上供應端部分裝置重啟,出口量減少,且市場提前消化了科思創減量預期的共同結果。
8月末,距離上一次發布供應緊張預警不到兩周時間,科思創再次發布緊急通知,宣布因其德國工廠的不可抗力事件持續時間超出預期,累計減少中國區25%的TDI供應量。
此舉是否又將掀起新一輪價格上漲?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德國科思創及日本三井的不可抗力事件對其自身客戶影響較大,其客商將不得不從其他生產商處進行采購,全球的貿易流向或因此出現一定變化。
價格曾經暴漲
TDI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主要應用于軟泡、涂料、彈性體、膠粘劑。其中軟泡是最大的一塊消費領域,占73%左右,涂料占17%以上。軟質聚氨酯泡沫材料在家具、建筑和運輸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我國TDI產品消費地區分布基本與下游產業分布一致;TDI產品最主要的消費行業集中在軟體家具、涂料、汽車等行業。
根據券商統計,目前全球TDI產能340萬噸左右,亞洲產能占比超過70%,亞洲產能集中在中國,主要是兩家企業,萬華化學擁有111萬噸/年產能,滄州大化擁有16萬噸/年產能。歐洲僅有兩個工廠生產TDI,分別是本次發生火災的科思創德國工廠和將停產檢修的萬華匈牙利工廠,合計55萬噸產能。美國也僅有兩個工廠生產TDI,合計39萬噸產能。
記者了解到,夏季通常是TDI下游一年中消耗最淡的季節,無論海綿還是固化劑,在炎熱的夏季都會減少生產活動,但通常在每年8月下旬開始進入淡旺季轉換,向金九銀十過渡。
對于后續TDI價格走勢,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價格層面看,當前跌勢未止,或仍有一定慣性,但社會庫存將隨著跌勢向下游聚攏,結合后期出口的良好預期,基本面或將推動價格面再度出現止跌反彈。
2016年到2017年,TDI行業曾有過一次波瀾壯闊的大行情。
TDI價格由2016年初的最低點1.1萬元/噸上漲至2016年10月的5.5萬元/噸?;卣{后,2017年10月價格上漲至4.3萬元/噸。
彼時國內外產能退出,供應連續下降。法國康睿、日本MCNS、遼寧錦化等裝置的退出使得2014至2017年全球TDI供給持續下降,由294.1萬噸下降至269.3萬噸。這使得全球TDI的富余水平在2017年下降至較低水平,我國TDI富余產能在2017年更是下降至4萬噸。
與此同時受益于我國地產竣工需求,需求快速增長。全球TDI需求從2015年的220萬噸迅速增長至2017年的241萬噸,我國TDI需求從2015年的65萬噸迅速增長至2017年的80萬噸,貢獻了全球需求增量的大頭。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6年到2017年的大行情是可遇不可求的,目前1.5萬元/噸的價格在歷史行情中處于相對低位,疫情期間TDI價格也曾跌破過1萬元/噸。未來TDI或出現低于1.5萬元/噸的價格,但整體不會持續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