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效益穩中有進,資產負債穩健增長,客戶基礎增量提質,風險防控扎實有效。”8月29日,中國銀行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并召開業績會,會上,中國銀行副董事長、行長張輝對上半年總體業績表現如是評價。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290.03億元,同比增長3.7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1175.91億元,同比下降0.85%。
截至6月末,中國銀行資產總額36.7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93%;貸款總額23.05萬億元,其中境內機構人民幣貸款比上年末增加1.41 萬億元,增幅 7.72%。負債總額33.6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85%;存款總額 25.6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44萬億元,增幅5.93%。
業績會上,中國銀行副董事長、行長張輝,副行長蔡釗、武劍、楊軍等管理層出席,并就市場關注的息差管理、信貸投放、科技金融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針對最受投資者關注的分紅及市值管理問題,張輝在業績會上表示,中行自股改上市以來已累計分紅超過9400億元,2015年以來分紅比例持續保持在30%的較高水平。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回暖向好,滬深股市觸底反彈,中行有信心借助這一契機,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回報,加快推進低利率環境下的高質量轉型發展,使投資者充分分享經營成果。
半年報顯示,中國銀行董事會建議派發2025年中期普通股現金股息,每10股人民幣1.094元(含稅),派息總額約為人民幣352.50億元。
非息收入占比顯著提升,息差環比降幅收窄
從營收結構看,上半年,同比大幅增長26.43%的非利息收入是拉動中行實現營收增長的核心動力。報告期內,中國銀行非利息收入實現1141.87億元,在營業收入中占比提升至34.71%,同比提高6.23個百分點,顯示出該行在財富管理、綜合服務及金融市場業務布局的顯著成效。
具體來看,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達467.91億元,同比增長9.17%,增長主要來源于代理與托管等業務的穩健表現;其他非利息收入實現673.9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2.02%,主要得益于匯兌收益、貴金屬銷售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上半年利息凈收入2148.16億元,同比減少5.27%;凈息差1.26%,較上年同期下降18個基點。
業績會上,張輝在回應息差話題時表示,“守住凈利息收入基本盤是中行的戰略安排,也是低利率環境下戰略轉型的重要努力方向。”上半年中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穩定凈息差,包括加大資產投放力度,境內人民幣貸款較年初新增1.41萬億元,同比多增超2000億元;債券投資在生息資產中占比提升2.4個百分點。同時持續優化負債結構,提升低成本存款競爭力,并發揮全球化優勢加強外幣資金統籌和期限管理。通過這些舉措,進入二季度后,中行凈息差環比降幅已出現大幅收窄。
張輝表示,凈息差下降主要受去年以來LPR持續下行、存量房貸利率調整以及美聯儲降息等因素影響,導致資產收益率下降快于負債成本。展望下半年,張輝認為,從外部市場看,境內銀行業整體面臨低利率環境,美元降息預期升溫,銀行業凈息差仍將面臨一定的收窄壓力。但中行將結合自身資產負債結構及業務特點,充分調動多方面積極因素,發揮對凈息差的支撐作用。
資本實力邁上新臺階,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升至12.57%
上半年,國有大型銀行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一事頗受市場關注。6月13日,中行宣布已成功向財政部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規模1650億元。扣除相關費用后,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該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業績會上,中國銀行董事會秘書卓成文也就該話題進行了回應。他表示,此次增資后,截至二季度末,中國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達到12.57%,較一季度末大幅上升75個基點,創歷史最高水平;同時一級資本充足率和總資本充足率分別較一季度末提升52和69個基點。卓成文指出,此次增資有效夯實了中行資本基礎,優化資本結構,也顯著增強了中行應對復雜經濟和市場波動的能力。
卓成文還表示,中行將以此次核心一級資本補充為契機,發揮資本在經營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包括充分發揮資本杠桿作用,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和金融服務水平;優化業務和資本布局,加快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努力擴大多元化收入來源;強化資本回報與價值創造理念,強化價值創造指標在資源分配中的應用,提升資本約束下的高質量發展能力;加強資本精細化管理,做大做強輕資本業務,大力拓展中間業務。
信貸投放平穩增長,綠色、科技、制造業貸款增速領先
“從過往經驗來看,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具有‘杠桿效應’,每增加1元核心資本注入,可撬動數倍資金的投放規模。”中國銀行副行長楊軍在業績會上說道。顯然,1650億元的注資亦將對中行下半年乃至更長時期的資產擴張與結構優化帶來深遠影響。
從信貸投放來看,上半年,中國銀行貸款業務保持平穩均衡增長。截至6月末,中國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達23.0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46萬億元,增幅6.74%。
對公貸款方面,6月末中行境內商業銀行人民幣公司貸款余額13.52萬億元,外幣公司貸款折合309.28億美元。其中,綠色貸款、民營企業貸款和制造業貸款表現突出,較上年末分別增長17.21%、12.93%和12.99%。
科技金融是中行信貸布局的戰略重點。業績會上,張輝強調,中國銀行“將科技金融作為業務發展的重中之重進行安排、謀篇和布局”。截至6月末,科技貸款占企業貸款余額比重已超三成,在主要同業中保持領先;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貸款規模領跑市場,綜合化服務累計供給超7800億元,“投早、投小”力度持續加大。
個人貸款業務同樣穩步發展。6月末,中行境內商業銀行人民幣個人貸款余額6.9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0.66%;全量個人客戶近5.46億戶,較上年末增長1.15%,可比同業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消費金融是業績會上的焦點話題之一。據中國銀行副行長蔡釗透露,上半年,中行個人消費類貸款投放額與信用卡消費額累計已過萬億,通過專業財富管理為客戶創造財產性收入近千億,消費補貼與減費讓利合計約50億,服務境內外上億消費者。商品消費方面,開展“以舊換新”“國補營銷季”專項活動,上半年信用卡國補消費額、消費貸款以舊換新投放額均大幅超出去年全年水平。
“中行將用好此次注資帶來的資產業務發展空間,緊扣價值創造配置信貸資源,按照既定計劃做好有關信貸投放工作”,楊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