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時代天使(06699)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公告,報告期內集團實現收入1.6億美元,凈利潤錄得1420萬美元,公司于中國內地以外全球市場運營虧損540萬美元。
而就在一周前,美國隱形矯治器制造商愛齊科技(ALGN)宣布在美國、歐洲和中國三地對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8月26日收報75.1港元/股,單日上漲10.28%。不過,這一價格僅是歷史高點468.82港元的零頭。
時代天使被指侵權并實施低價
《財中社》注意到,愛齊科技指控時代天使的產品及相關軟件侵犯其五項核心專利,涵蓋多層矯治器材料、尖端治療規劃算法及先進矯治器功能等關鍵技術領域。
具體來看,包括兩項材料專利(US11,154,384和US11,648,091)和三項技術專利(US8,899,977PowerRidge技術、US10,980,616以及US11,490,996BiteRamp技術及其改進)。
訴狀指出,時代天使于2023年正式進軍美國市場,并在2025年對外宣布計劃在當地投建制造工廠。作為隱適美的母公司,愛齊科技在指控中認為:時代天使能夠在美推行低價市場策略,從部分層面來看,與其采用了上述涉嫌侵權的專利技術存在關聯。
愛齊科技執行副總裁、首席法律和監管官Julie Coletti強調,公司每年在研發方面投資超過3億美元,自2001年以來累計約20億美元,這些技術凝聚了長期且持續的研發投入與創新。
此次訴訟旨在通過禁令救濟與經濟賠償維護知識產權,涉案地區均為其在創新研發與生產布局的核心市場。
8月21日,時代天使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官方聲明,明確否認侵權指控。公司首席商務官兼高級副總裁Rich Hirschland表示:“競爭對手的專利指控毫無根據,完全站不住腳”。
Hirschland強調,自公司成立以來,時代天使一直在專利合規上投入大量資源,堅信將在此案件中勝出,并預計公司的增長不會因訴訟而受到實質影響。
時代天使在聲明中闡述了其創新傳統,列舉了多項獲獎產品,包括angelButton天使扣系統、angelHook天使鉤系統等。
從時間看,時代天使在國內正畸領域的布局比愛齊科技更早。2006年,時代天使標準版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并獲得中國首個隱形矯治器治療相關專利,開啟了商業化進程。愛齊科技旗下的“隱適美”隱形矯治器則于2011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國內隱形正畸市場的“雙寡頭”局面逐漸形成,
根據時代天使招股書數據,2019年以達成案例數計算,隱適美(愛齊科技)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為43.5%,時代天使以39.5%緊隨其后,兩者差距4個百分點。
2021年,時代天使以41.1%市占率首次超越隱適美,2023年進一步擴大至41.9%,超過隱適美10個百分點。
內地市場收入微增,全球市場仍然虧損
半年報顯示,時代天使2025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6億美元,同比增長33.1%;隱形矯治達成案例總數約22.58萬例,同比增長47.7%;凈利潤1420萬美元(含存款利息及理財產品收益880萬美元),同比增長583.6%,凈利率回升至8.8%;經調整凈利潤1950萬美元,同比增長84.8%,經調整凈利率12.1%。
分地區看,公司中國內地市場收入8970萬美元,同比微增0.7%,分部經營利潤1719萬美元,同比增52.1%;內地以外全球市場收入7170萬美元,分部經營虧損543萬美元,海外市場仍然虧損。
財報提到,內地市場隱形矯治達成案例數約10.86萬例,同比增長14%,增長動力來自“為應對激烈競爭而進行的策略性價格調整”。這意味著公司通過適度降低單品價格,吸引了更多終端客戶,尤其是在下沉市場和早期矯治領域(如“兒童版”產品案例占比提升、戰略投資“舒雅齊”品牌覆蓋高性價比渠道),成功擴大了客戶基數和市場滲透率,實現了“以價換量”的階段性目標。
平均售價下降抵消案例增長,導致營收微增。公告中“隱形矯治解決方案收入僅增長2.1%(從8450萬美元增至8620萬美元)”也印證了這一點——該業務是內地收入的核心(占內地營收約96%),其增長幅度遠低于案例數增長,說明單價下降對營收的拖累顯著,最終使得“量增”的利好被“價降”部分抵消,營收整體基本持平。
此外,公司全球市場收入雖增長但仍處業務拓展期,前期投入(如市場培育、客戶服務)尚未形成盈利閉環,故仍存虧損。截止2025年6月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23億美元,同比減少6.88%。
此次專利訴訟可能對時代天使的海外擴張計劃造成短期阻礙。隨著時代天使宣布2025年將在美國設立制造工廠,兩大巨頭的競爭已經從中國市場擴展到全球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