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A股大跳水
中國基金報記者泰勒
兄弟姐妹們啊,就在寒武紀股價超越了貴州茅臺,成為市場第一高價股的時候,沒想到就引發了一場大跳水!不過總體來說,這一次的調整應該算是健康的,總不能天天大漲,永不調整吧!
一起看看今天市場發生了什么事情。
8月27日,市場午后突變,富時中國A50期貨指數跌超2%,A股三大指數跳水,上證指數跌近2%,深證成指跌約1.5%,科創50指數抹去了盤中4%的漲幅。創業板指尾盤翻綠,此前一度漲近3%。
截至收盤,滬指跌1.76%,深成指跌1.43%,創業板指跌0.69%。
今天市場出現了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就是寒武紀盤中股價最高報1464.98元/股,漲超10%,一度超越貴州茅臺,成為A股市場“單價”最高的股票。
但隨后就引發了市場大跳水,A股的“茅臺魔咒”再現。歷史上曾有中國船舶、全通教育、長春高新等股票價格超過貴州茅臺,成為第一高價股,但無一例外,在股價超過茅臺之后均產生巨大回落,因此也產生了“茅臺魔咒”這一說法。
這背后可能也是一種市場的博弈,當股價超過茅臺的時候,意味著市場的情緒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點,所以很容易就觸發了回調。
申萬宏源策略此前分析,歷來都沒有脫離基本面的牛市,全面牛市需要基本面基礎更堅實。2026年中基本面改善預期,歷史級別的供給出清是基礎。2026年中拐點到來前,供給邏輯能夠為拐點預期提供足夠安全墊。但拐點到來后,基本面改善的持續性和彈性,仍依賴于需求亮點的多寡。
申萬宏源表示,避免A股市場大幅波動,對居民財產性收入產生重大影響,是A股預期管理的應有之義。A股做多力量對于中國經濟轉型來說,也是一種稀缺資源。曾經A股市場“為了孕育個別成功企業,便獎勵所有企業”,這種嚴重消耗A股做多力量的方式,對應的是A股牛短熊長的特征。粗放的資源配置方式,在其他領域已不提倡,A股也有必要從這種模式中走出來。只有把握好節奏,等待基本面線索更豐富再演繹向上彈性;基于公司治理、股東回報提升,推動指數底部穩步抬升,才有可能推動A股資源配置從“粗放”到“集約”。所以,慢下來,會更遠、更高、更好。
今天就分析到這,感恩各位讀者相伴。遙想上次牛市仿佛還在半小時前。人生有夢各自精彩,心中有愛感動常在,下次牛市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