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和新材(839792)8月26日晚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21億元,歸母凈利潤3198.96萬元,同比增長1.21%,扣非后凈利潤3180.34萬元,同比增長13.48%,主營業務盈利穩健。循環經濟模式筑牢基本盤,新能源與產業鏈延伸為未來成長注入動力。
財務表現穩健,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報告期內營收下降,但利潤逆勢增長,主營業務盈利穩定性凸顯。
報告期內綜合毛利率升至27.18%,較上年同期的25.52%提升1.66個百分點,核心因輕燒氧化鎂售價上漲,且原料煤價格同比下降降低生產成本。
資產規模方面,截至期末資產總計17.78億元(同比增10.17%),歸母凈資產9.996億元(同比增1.54%),增長主要來自募投項目、電熔及壓球生產車間技改,以及法拍收購亨特利(海城)鎂礦廠房設備,資產結構進一步完善。
循環經濟優勢凸顯,產品結構持續優化
作為鎂質耐火材料高新技術企業,東和新材靠循環經濟建立獨特優勢。其“低品位菱鎂礦高效綜合利用示范工程”2015年入選工信部首批尾礦綜合利用項目,通過旋流動態煅燒爐工藝將浮選尾礦轉化為高價值尾礦輕燒粉(用于煙氣脫硫脫硝),初步實現尾礦零排放。
技術創新上,公司累計擁有專利49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核心技術覆蓋尾礦浮選、電熔鎂爐設計、旋流動態閃速煅燒等鎂砂生產全環節,技術壁壘持續鞏固。
輕燒氧化鎂利潤貢獻率高于上年同期,對沖電熔鎂銷量下滑(因遼寧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致電費成本增加,下游客戶觀望減購);尾礦輕燒粉營收同比增138.26%,毛利率提升11.64個百分點,成新盈利增長點;菱鎂礦石銷量同比增27.80%,毛利率維持91.79%高位。
銷售模式采用“常規銷售+整體承包”雙輪驅動,與南方礦產、德國NORMAG GMBH等國內外經銷商長期合作,產品覆蓋國內外市場;同時與吉林建龍鋼鐵、德龍鋼鐵等合作,提供耐火材料設計、施工、維護一站式服務,按出鋼量結算,與客戶形成利益共同體。
戰略布局深化
子公司方面,2月設全資子公司遼寧東恒滑石制造(注冊資本500萬元),延伸產業鏈至滑石下游;4月設全資子公司遼寧鎂研新材料研發(注冊資本3000萬元),定位獨立核算“研發基地”;5月在內蒙古設控股子公司和鎂綠材(持股51%,主營耐火材料),并參股和鎂新能源(持股49%,經營發電、風電場研發)。
資產收購上,7月31日公司以2.553億元收購鞍山富裕礦業51%股權,已付全款,工商變更推進中,將強化菱鎂礦石供應掌控,降低原料價格波動影響。
子公司經營整體穩健,海城市榮富耐火(控股51%)凈利潤1721.39萬元,海城市東和泰迪爐材(全資)凈利潤588.75萬元,為母公司利潤提供支撐;部分子公司因業務初期或新增借款財務費用暫虧損,屬階段性現象。(燕云)